刘海粟981年作黄岳奇雄
蛇年伊始,海派艺术家频频走出上海,海派中生代艺术家领军人物何曦将挑战苏州博物馆办个人回顾展,驰骋国际艺坛的新海派代表人物陆春涛受邀在新加坡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而深具学者气质的海派艺术大家卢辅圣则连续在全国各地举办巡展。当代海派频频“杀出去”的举动,已成为蛇年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
海派作品在拍卖市场占很大比重
近年来,在近现代书画的拍卖天价纪录中,很少看到海派书画的身影。然而,2011年7月16日,杭州西泠印社春拍,5分钟的拍卖过程,10个回合的竞价争夺,海派代表人物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以1.45亿元落槌,加上15%佣金,最终以1.67亿元成交,创造了任伯年个人单件作品最高价。任伯年也成为“正宗海派”中第一个“亿元俱乐部”成员。由此“海派”成为媒体报道中热词,对“海派”书画的低估也成为了议论的焦点。
海派画家的时代特征可归纳一点,即商品性比其他的任何一个画派都突出。吴昌硕、任伯年就是一个商品画家,他们主要是靠售画为生。他们作品的特点就是比较行气,主要是为了让达官贵人、让那些大的商户接受认可,所以造成人们认为海派画家的学术性不是很高这么一种观点。但是为什么形成这种风格,因为要针对市场的需求,要迎合达官贵人的口味,这样也造成了比较细腻、色彩鲜艳富丽的绘画特点。这种画风在形象与趣味上超过了其他画派,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吴湖帆的山水为什么受欢迎?因为他的作品既传统又精美,大部分是青绿山水,好看所以才有人买。任伯年的人物、吴昌硕的花鸟也是同样的道理。海派绘画发展到现在,现代海派画家在市场上的比例越来越重,并且已经不再局限于上海地区,而是辐射到北京等外围地区,在拍卖市场上占着很大的比重。
海派书画新人崭露头角
近现代绘画中的价值洼地何在?海派书画作品可谓当之无愧。从近几年的拍卖市场看,不仅老一代的海派画家作品拍卖受宠,新一代名家的作品也开始在拍卖市场上崭露头角。
海派绘画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以规模宏大、文化积累深厚,在全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不言而喻,并在不同时期涌现了诸多杰出画家,以其独特风格引领潮流,甚至影响绘画史的发展。近年来,海派绘画又呈现出了万紫千红、迷人眼目的新局面、新气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说明海派绘画在不断变化,在为铸造新的辉煌而积累,它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城市文化的创新精神。
萧海春《山水》
对海派研究不够海派真迹精品在市场上流通少
海派绘画在过去价格是很高的。解放前吴昌硕、王一亭的作品价格很贵,很多日本人很关注海派画家。海派画家作品解放前流通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和大收藏家都收藏。解放后大量海派画家作品通过友谊商店、文物商店外销,被卖到海外。改革开放以后,海派画家除少数名家外,像虚谷的作品在海外价格很高,一张四尺对开条幅在拍卖行在10万美金以上,但可惜虚谷真迹少,就是这样少的作品价位也是相当高。很多海外收藏家专门收藏海派作品,但整体价位低。倒是现代一些的画家如傅抱石、徐悲鸿、齐白石,他们的作品价位远高于海派。张大千虽然跟上海有关,但他价位总体讲超不过傅抱石。海派很多名家画得好的,在过去百年里数得上名头的至少有几十位。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有名的也有几十位。这个价位总的是相当低。
另外,偏低原因除了研究不够外,有关的真迹精品在市场上流通也太少,因为相当多作品已经流到海外。有些好作品在收藏家手里不进市场。因为价格太低也不愿意拿出来。另外有关海派的著作也不很多,专题研究出版不够。海外一些机构和收藏家很想买海派作品,但苦于没有资料,因真伪难辨而不敢下手。很多人买过如虚谷、任伯年等,但因假的太多,也让他们后来不敢全力投入。
海派画家总的价位偏低,但行情也不断提高。跟90年代比,现在的价位有的已经涨一倍或更多。
近两年海派作品在市场上数量大,比古代作品数量大,这个量是对行情的支持。因为没有一个量,就显示不出他的价格。只有达到一定的量,作品有一定的收藏家支持以后,它的价格才会迅猛的上升。所以市场投放量很重要。最近两年市场有些火爆,过去花几千元就能买胡公寿、张熊,现在就买不到。现代画家如吴湖帆、贺天健、江寒汀或再近一些的画家如陆俨少也上升很快,但大多画家价位还是太低,有的只几万元甚至几千元一幅,和其他画派比较价格相差太大。现在中外交流频繁,国外很多人士都看好中国艺术品市场,这对海派绘画艺术也是促动。特别是上海建筑多、城市发展快,很多工薪阶层都对收藏绘画艺术品有兴趣,群体非常大。海上画派市场行情发展趋势前景应该看好。
海派十大家黄幻吾作品
海派书画风格兼容并蓄
海派书画是近现代中国十分重要的一个绘画流派。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正值上海开埠的社会转型期,多种文明与艺术在此地交汇,文化的互补与价值的融合,使得艺术有了“海纳百川”的气度与姿态。海派书画的形成也具有组成人员广泛、风格兼容并蓄、笔墨表现多元、创作理念多维和题材亲和入世等特点,并出现了大量风格鲜明的优秀作品。其中尤以赵之谦、胡公寿、任伯年、虚谷、蒲华等最为杰出,这第一代海派书画代表是中国画从传统向近现代转轨的成功典范。经过吴昌硕、王一亭、沈曾植等第二代海派书画大家和吴湖帆、冯超然等为领袖的第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不断实践,海派书画进入了昌盛时期。这些活跃于画坛的大家,为中国绘画的发展与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海派”的定义,有资料记载,其乃“海上派”之略称。日本大村西崖写的第一部中国美术史(1915年)已有更细的“前海派”与“后海派”区分。但“海派”本来专指绘画,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才用来指与“京派”相对的“海派”京剧,而且渐生贬义。所以,“海上派”简称“海派”,为求明确,又可称为“海上画派”或“上海画派”。。
“海派”的形成和主要成员
海派书画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以赵之谦、任伯年为领袖,主要成员有:张熊、任熊、任熏、胡公寿、虚谷、蒲华、钱慧安等。
第二代领袖是吴昌硕,号称诗书画印“四绝”。其主要成员除陆恢、王一亭、黄宾虹外,还有一批特殊的人群。1911年辛亥革命后,上海汇聚了一大批清廷的末代官员,如陈宝琛、沈曾植、张謇、陈三立、朱祖谋、康有为、曾熙、李瑞清、张元济、郑孝胥等,他们中的人都在清廷中担任过高级别的官员,有的甚至是皇帝的老师太傅和大学士,有的还担任过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他们由于帝制的终结而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出于生存的需要开始鬻画卖字,以艺谋生。
第三代海派书画家以“三吴一冯”即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为领军。其主要成员有:赵叔儒、贺天健、郑午昌、刘海粟、徐悲鸿、汪亚尘、马公愚、张大千、钱瘦铁、潘天寿、吴茀之、江寒汀、张大壮、来楚生、陆俨少、唐云、谢稚柳等。
海派十大家黄幻吾作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收藏大军,从10年前的200多万人,迅速激增为现在的8000多万人,且每年仍以20%的速度递增。这其中,海派书画的收藏爱好者亦呈逐年攀升之势。从近几年的拍卖市场看,不仅老一代的海派画家作品拍卖受宠,新一代名家的作品也开始在拍卖市场上崭露头角。
追溯海派书画收藏的形成与发展
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时期:
1860年太平军攻打上海,拥入租界躲避战乱的中国人激增至70多万人,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上海近郊及苏浙皖地区的官僚巨富、士绅商贾及名门望族之后。由于土地、庄园、商铺、钱庄、作坊、工厂等无法带走,而金银太重、珠宝太招眼、名瓷又易碎,如带上唐宋元明清的名家书画,可谓物轻价重,甚至价值连城。于是中国历史上不少书画珍品就随着这些逃难的人群集聚于十里洋场,从而形成了上海第一次的书画文物收藏高潮。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会,其经济、商贸、文化的辐射力不仅影响到全国,而且扩大至东南亚及欧美。正是由于金融业的发达和工商业的繁荣,为收藏奠定了厚实的财力。而一批书画鉴赏家的出现,又使收藏拥有了考辨的名家。海派收藏正是在这种社会开放、经济活跃、人文昌盛的大背景下进入了一个中兴期,从而使商都海派的收藏和皇都北平的收藏形成了南北辉映之势。
海派书画收藏的第三次高潮则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批国民党的高官要员及一些老板商人集聚上海,准备出走台湾或海外,他们亦随身带了一批珍贵的历代书画。由于他们在上海生活的动荡,机票、船票价格的疯涨等原因,使他们只得抛出一些书画藏品,而这些藏品多集中在宋元明清的名家范围之中。这次海派书画的收藏在数量上虽不及前一次,但在名家名作上却颇有特色。
现代海派绘画大师吴湖帆山水图
海派画家认识的几个误区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上海于1843年11月17日开埠,在上海迅速成为“东南之都会,江海之通津”后,江、浙、皖等省份的画家纷纷来到这个新兴的城市。面对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客居申城的外地画家为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锐意革新,大胆革新,纵笔恣肆,画面浓丽,从而创造出清新活泼的画风,于是产生了“海上画派”,为了与“京派”相对应,便又称“海派”画家。在清末民国前期,海派画家所涉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各有不同,个人技艺也有差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在不失大雅之下,尽情大俗,从而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后来,“海派”画家的含意被拓宽了,而且被无限止地外延,好像凡是在上海生活的画家,不管青红皂白,都被冠以“海派”,我认为这是认识海派画家的误区之一。
概念界定的模糊性,是认识海派画家的又一误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缺乏统一而明确的标准,当时“海派”的崛起,是因为一批客籍画家,为适应市场需求而作出的追求,是客观现实而归纳起来的艺术时尚行为,所以只有领衔人物,并无领袖角色,他们不可能在一个共同的艺术创作宗旨下,或者说一个共同的大旗下,形成一个整体的势力,其艺术风格的界定有时也会十分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如黄宾虹既为海派名家,又可算新安画派,又如,浙派画家潘天寿,也常列入海派画家,因其曾受益于吴昌硕。
追求市场而轻视研究,这是认识海派画家的再一个误区。最初的“海派”一词,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文学而发轫,其时,“海派”是带有贬意成分的,是传统与正统的对立面。至“文革”后,“海派”一词变成了褒意词,为此,《新民晚报》绝对资深老记者、老上海冯英子先生曾撰文发表质疑。而今人对“海派”的热情常常表现于市场价值,而缺乏研究,尤其是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从而使“海派”理论变得苍白。当我们理性地认识海派画家时,我们就会对当前的“海派”名家作品的市场进行冷静分析,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可为海派画家作品投资,拓展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