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份提案中指出,博物馆建设应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他建议,在规划建设新的博物馆的同时,更要发挥现有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在藏品科技保护、展览环境改善、服务观众设施等方面予以关注。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博物馆和中小博物馆的支持力度。
单霁翔认为,进入新的世纪,中国博物馆事业迎来新的高潮,无论是数量增长,还是建设规模,都在历史上前所未有。截至2011年底,中国博物馆总数已经达到3589座,几乎每2-3天就有一座新的博物馆诞生,这在世界博物馆发展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城市感受到,博物馆建设有助于展现城市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有助于满足社会民众的文化需求,因此相继将博物馆列入重要建设项目,加快建设步伐。
单霁翔指出,当今正处于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博物馆数量仍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形势。从数量上看,中国已经逐渐跻身于世界博物馆大国之列。但是,从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和博物馆职能的履行上看,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有不少差距。虽然,博物馆数量的多少是衡量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在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全国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约5亿人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位国民每2-3年才走进一次博物馆,而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位国民每年3-5次走进博物馆,可见差距之大。因此,在继续加强博物馆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博物馆资源合理利用途径,使更多的民众享受到博物馆文化权益。
单霁翔认为,在博物馆加快发展的形势下,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是博物馆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博物馆数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另一方面是博物馆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小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80%以上,由于体制性障碍造成国家投入不足和社会资源稀缺,致使相当部分的中小博物馆生存艰难,直接导致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和陈列展示功能的削弱,制约这些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中国的博物馆在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在综合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博物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还有不少制约性因素有待克服。当前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点不仅在于“数量增长”,更应该注重“质量提升”。(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