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文房清玩尚处价值洼地 四宝外品类也受藏家关注(组图)

文房清玩尚处价值洼地 四宝外品类也受藏家关注(组图)

2013-03-14 10:44 文章来源:爱丽收藏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鸡血石印章

近年,文房用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可谓是风光无限,如清雍正仿木纹釉墨彩山水高士访游图笔筒,成交价达2209万元,创造了笔筒成交的新纪录。当然,这些拍卖品都是文物,但在现代文房四宝的市场上,天价也频频出现,如练习毛笔字的纸,最高的要近万元一张,一支毛笔要几万元。



   文房用品是文玩里的价值洼地

   唐朝韩愈在《毛颖传》中称毛笔为“毛颖”,墨为“绛人陈玄”,纸为“会褚先生”砚为“弘农陶泓”,可见文人对文房四宝的喜爱。如今,文房四宝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淡出,但经过历史文化的沉淀,工艺讲究的笔墨纸砚已然成为难得的收藏品。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书画投资的持续走红,带动了文房用具的收藏和行情。“文房是古代文人日常用品,很难保存至今。同时,其制作工艺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匮乏,民间流传的多是家族手工业作坊式制笔的工艺流程,因此国内少有文房用具的实物收藏。”收藏家梁戊年说,近几年来,文房四宝的收藏人群是在广大的书画、陶瓷等收藏人群中人数增长得最快的,“现在很多人都热衷研究文房四宝的收藏知识,其收藏价值越来越高。”

   当然,敏感的拍卖公司也相继推出文房专场。早在2006年,中国嘉德[微博]春拍首推了“翦松阁精选文房用品”专场,反响大大高出预期,全场116件文房用品,成交率84%,总成交额高达3590万元。其后,文房用品在拍卖市场上风光无限:一支明万历竹刻花鸟纹毛笔以103万元的高价成交;乾隆三十年的洒金发笺纸以10.64万元的高价成交。

   另一方面,明清帝王们对文房清供的青睐更胜于民间,帝王家更可以为追求完美而不计工本地制作一件文玩奇珍,无论材质还是工艺都可以举全国之力。因此,今日市场帝王文玩往往与天价相连。2011年北京保利2011秋季拍卖会古董珍玩夜场上,一方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1.61亿元成交,这不仅刷新了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也创下文房类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新纪录。但是,一般文房清供艺术品的价格普遍被藏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尚属于价值洼地:“文房类艺术品是‘小中见大’的,‘小’是价格上的小,‘大’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上的大。”

 


笔筒

 

文房清玩藏不厌精

    文房用具除了我们熟知的笔墨纸砚之外,还有众多的品类,明屠隆所著《文具雅编》中就不厌其烦地列举出了43种文房用具,比如笔筒、笔洗、笔舐、臂搁、水丞、镇尺、印盒、之类,材质多样,包括金、银、铜、玉、瓷等,古人智慧和才情都藏于一方文房天地中。

    一直以来,文房雅玩的走势都相对较好且平衡,但除了个别高价之外,文房用具整体价格仍旧偏低。在市场调整时期,文房有望突破之前的尴尬局面,实现“补涨”。

    业内人士也表示,几大主原因促使文房市场升温:首先,文房用具集材质、工艺于一体,小小一方把玩的文玩,在制作上却是精雕细琢、穷工极巧,尤其是一些皇家御用文玩用具,材质、做工都数一流;其次,文房雅玩品种多样,数量繁多,值得挖掘的门类较多;第三,文玩是历代文人使用的器物,不仅传传承有序,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历史价值,彰显收藏者的修养与气质。

    在收藏界日益成熟的今天,收藏者更要注重专而精,对于种类多样的文玩器具而言,收藏者可以避开市场已经较为成熟的门类,开拓一些新的板块和种类。文玩收藏是非常需要专业知识的收藏门类,在进行收藏时需要充足的背景知识,注重器物本身的材质、工艺和文化内涵。

    此外,文玩收藏也从过去单体器物的收藏,转向成套器物,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组合器物的收藏,这更需要从文房用具的背景、历史等方面还原其本身的内涵和意义,寻找独具价值的藏品。

 

 

臂搁

臂搁:四宝外的“奢侈品”

    臂搁也称腕枕,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臂搁的称谓是从古代的藏书之所———“秘阁”转化而来。在古代,“秘阁”指的是内府的一个图书档案机构,汉代以后都由秘书监掌管。“秘阁”一名后来又成为尚书省的别称,尚书省在汉魏时是皇帝的秘书机关。大概在纸张发明以前皇家所藏的图书秘笈大都只是一些刻写有文字的竹木片,而这种藏在秘阁中的竹木片后来也被代称为“秘阁”。故明代时用来枕臂的臂搁也沿用了“秘阁”一名。臂搁的出现与古人的书写用具和书写方式有密切关系。在古代,人们用毛笔自右向左书写,衣袖很容易沾到字迹,而且长时间的书写手腕很累,有了臂搁的帮助书写就轻松多了。在夏日里书写时,将竹制臂搁枕于臂下,既可防臂上汗水洇纸,又能借助竹子性凉的特性祛暑,因而也有人称竹臂搁为“竹夫人”。此外,臂搁也可充当镇纸,防止纸轻易被风掀起。

    臂搁是众多文房用品中的一员。“古人写字自右向左,为防止手上或衣袖沾墨,就在腕下搁个物件,便是‘臂搁’。并非每位文人都备有臂搁,只有那些有情趣的、有经济能力的人才会使用、收藏它,臂搁在文房用品中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所以说臂搁是书房里的奢侈品。”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一个清末牙雕“岁寒三友”臂搁,成交价达到了44.52万元。2008年,张希黄的竹臂搁拍出了165万元的高价。

    “1995年有拍卖公司以后,拍过一件竹雕臂搁,当时拍了5万元,很惊人,好多人不理解,一个竹片值那么多钱­前几年又拿出来拍,我记得拍了50多万元。”北京鸿骞鉴定中心瓷杂专家李国良介绍,臂搁的材质很多,有黄杨木、紫檀、紫砂、红木、象牙等材料,其中以竹雕的最为常见。竹臂搁一般都是用一节竹子剖开制成,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一尺,宽度大约为七八厘米。

    初入门者应结合经济实力,自民国有名头的雕刻家作品开始收藏。民国时期的臂搁大约在1到3万元价位;清代中期大约在十万以上,若是周子岩等大家作品,价格在几十万甚至更高;明代大家作品,比如张希黄,估价都得在80至100万元。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兽面纹印盒


   小小印盒也受藏家关注

   印盒是盛放印泥的文房用具,器型较小,多为名贵之材或名工之作,或名家之用,这使其成为收藏者关注的文房品种。

   印盒多为瓷、玉、铜、螺钿、石等材质。造型不一,宋代哥窑、官窑、定窑均有烧制,明清时期在景德镇窑烧制得相当广泛。清康熙、雍正时期以单色釉或青花印盒居多。乾隆以后,彩瓷印盒逐渐增多。传世的清康熙豇豆红印盒,是清代单色釉中的名品,全为官窑器,制作十分精美,民国时有较多仿制。

   清代有“印色池,唯瓷器最宜”一说,做工精细的瓷印盒,盛装用朱砂料制作的高档印泥,成为显示身份、地位的一种文房用品。德化窑自宋元起,就烧制有大量的印盒,有八角形、连弧形和瓜棱形等,每个盖面上皆为浅浮雕的花卉、飞禽、游鱼等,盒底周壁也饰有各种不同的边饰作为陪衬。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