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服务机构,其日常的运转和开展各种业务活动投入很大,尤其是在数量庞大的博物馆中间,如何办展览,如何吸引人气,如何筹措,如何让博物馆长期发展下去,一直成为困扰博物馆发展的最大瓶颈和障碍。
博物馆发展问题
进入新的世纪,中国博物馆事业迎来新的高潮,无论是数量增长,还是建设规模,都在历史上前所未有。截至2011年底,中国博物馆总数已经达到3589座,几乎每2-3天就有一座新的博物馆诞生,这在世界博物馆发展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城市感受到,博物馆建设有助于展现城市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有助于满足社会民众的文化需求,因此相继将博物馆列入重要建设项目,加快建设步伐。
目前民营博物馆仍处于自主生存、自我完善状态,在管理运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政策环境不够宽松,在政策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不能与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其次是政府投入有限,扶持重点不突出,难以发挥政府投资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此外,大部分金融机构以文物资产作为抵押物与现有政策中无法评估为由不愿放款,致使民营博物馆发展备受资金瓶颈制约。
艺术博物馆
“目前我国各种博物馆已超过3000个,这些博物馆大多由各级政府的文化部门管理。此外,各部委主管的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以及民办博物馆也呈勃兴之势。”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处长余辉告诉记者,博物馆当前面临的状况,一方面是倡导、重视、鼓励和加大发展力度,而另一方面是法律规范远远不足,与发展需求极不匹配,造成秩序比较散乱,管理水平、模式不够先进。这其中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博物馆领域法律法规尚属空白,一些临时性的管理办法、暂行规定缺乏高度、力度、深度和广度。
“博物馆立法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法治发展的需要。”余辉表示,博物馆立法应重点规范博物馆的内涵、外延以及自身管理,藏品的收集、展示、传播,宣传教育、公共服务以及开发利用、资源优化、文化创新等。
上海博物馆
由于博物馆管理条例一直没有出台,有关民办博物馆的政策及其管理细则也无法落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办博物馆发展很快,但同时也是乱象丛生,文物的真伪和来源的合法性问题使民办博物馆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大打折扣。
赵丰建议,应尽快出台博物馆管理条例,并将民办博物馆纳入博物馆管理范围之内。“开设民办博物馆的目的和宗旨应该与国有博物馆相同,主要是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所以,民办博物馆的所有者或运营者,应该具备较强的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他建议说,民办博物馆可实行理事会管理制度,并逐步使博物馆社会化。要对民办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和藏品进行鉴定和登记。凡进行藏品登记的文物要受到国家监管,不得随意变卖,不得人为破坏。其文物保护和修复应该得到专业机构的指导和帮助。要对民办博物馆的陈列方案、展出藏品的真伪情况等进行专家鉴定和学术论证,不能展出赝品,要避免博物馆展览中的错误信息误导观众。
赵丰还建议,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博物馆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尽快推动博物馆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我国目前适用于博物馆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是《物权法》、《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博物馆管理办法》,但真正针对博物馆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规定不甚明确,条文过于简单、笼统,给博物馆合法维权造成了困难和障碍。”他说,应尽快制定《博物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为博物馆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同时建立博物馆商标、产品、藏品登记注册管理机制,使各博物馆在知识产权管理框架内合理运用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法律赋予的权利,为充分发挥其资源效益、增强博物馆的创造力和活力、更好服务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广东省博物馆
单霁翔指出,当今正处于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博物馆数量仍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形势。从数量上看,中国已经逐渐跻身于世界博物馆大国之列。但是,从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和博物馆职能的履行上看,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有不少差距。虽然,博物馆数量的多少是衡量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在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全国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约5亿人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位国民每2-3年才走进一次博物馆,而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位国民每年3-5次走进博物馆,可见差距之大。因此,在继续加强博物馆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博物馆资源合理利用途径,使更多的民众享受到博物馆文化权益。
单霁翔认为,在博物馆加快发展的形势下,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是博物馆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博物馆数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另一方面是博物馆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小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80%以上,由于体制性障碍造成国家投入不足和社会资源稀缺,致使相当部分的中小博物馆生存艰难,直接导致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和陈列展示功能的削弱,制约这些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中国的博物馆在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在综合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博物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还有不少制约性因素有待克服。当前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点不仅在于“数量增长”,更应该注重“质量提升”。
民营博物馆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关注到在博物馆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的“不平衡”问题,呼吁向占全国博物馆总数80%以上的中小博物馆以及起步较晚的民办博物馆倾斜资源。
中小博物馆或受重点扶持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在博物馆事业加快发展的形势下,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是博物馆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博物馆数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另一方面是博物馆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小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80%以上,由于体制性障碍造成国家投入不足和社会资源稀缺,致使相当部分的中小博物馆生存艰难,直接导致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和陈列展示功能的削弱,制约这些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博物馆和中小博物馆的支持力度,提升它们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单霁翔还指出,虽然从数量上看,中国已经逐渐跻身于世界博物馆大国之列,但是,从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和博物馆职能的履行上看,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有不少差距,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在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全国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约5亿人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位国民每2至3年才走进一次博物馆,而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位国民每年3至5次走进博物馆,可见差距之大。因此,在继续加强博物馆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博物馆资源合理利用途径,使更多的民众享受到博物馆文化权益。当前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点不仅在于“数量增长”,更应该注重“质量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回答记者关于“在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的、小型传统博物馆仍面临游客稀少、经费紧张的状况,如何解决”的问题时表示,免费开放是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自2008年实行5年来,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免费开放1084家公共博物馆只是第一阶段,还有后续措施。一些面临运营困难的小型博物馆和新建博物馆,主要是还未发放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提供的免费补贴,在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下,这是下一步需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他同时建议,地方性博物馆既要有以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也应有反映民间、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博物馆,还应该结合当地的特色,搞一些工业遗存、商业遗存、建设遗存类的特色博物馆。
设县级博物馆陈列改造专项资金
目前,因所在县财力不足,一些县级博物馆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建议,设立县级博物馆陈列和库房改造专项资金,推动县级博物馆陈列展览和库房的改造升级。
王瑞霞介绍,我国各级博物馆所占的比例和担负的职责呈现“金字塔”态势。其中,最基层的县级博物馆占有很大比重,可以说,这些县级博物馆站在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最前沿,面对的也是最基层的普通大众,肩负传播文化、讲述历史的使命。然而,这些县级博物馆却往往因为基础设施的落后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的县里至今还没有博物馆。
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时,王瑞霞表示,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行所需的资金投入较大,但县级财力有限,往往无法承担。但是,只有使基层博物馆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让普通百姓走进博物馆感受、学习历史,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进博物馆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上,王瑞霞提出《关于增加中央财政投入,支持基层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建议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以中央投资为主),根据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要求,在未建博物馆的县建设博物馆。另外,她还建议国家设立县级博物馆陈列和库房改造专项资金,督促县级博物馆做好陈列展览和库房的改造方案,对县级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库房进行改造。
到博物馆上课,学生收获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梅守真是尚文中学生命科学教师,走进她的办公室,一眼就能看到玻璃柜中陈列着的各种昆虫标本和画满蝴蝶图案的脸谱。梅老师介绍,这些都是学生在昆虫博物馆亲手制作的,在那里,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学科知识,还激发了对于生物的兴趣。
除了到昆虫博物馆,历史课上,老师也会带领学生到中共一大会址参观。几次下来,老师发现很多学生养成了自己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图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作始也简,将毕也矩”,这是一大会址陈列的董必武的一幅字。学生黄星说,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把这八个字抄下来带回家查找资料。“结果我不仅知道了这八个字的意思,我还知道这幅字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背景下所写。课堂交流中,我的滔滔不绝让同学们佩服不已。”对于一句话的探究激发了黄星对于历史问题研究的兴趣,让他成为了班上的“小博士”。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拓展了许多课外知识。最难忘的是今年暑假,爷爷从江西到上海来看我,我带他去了中共一大会址,并做了一回小讲解员,让爷爷对我刮目相看。”黄星不无骄傲地说。
制作“学习单”,使参观更具趣味和挑战
“校外文化资源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应成为‘真正的课堂’。”在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郭青生看来,要想将博物馆资源和学校教育结合好,有两项工作必不可少:一是博物馆、美术馆等校外文化机构要改变工作理念,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为学生创造学习的需求,引导他们对于艺术的兴趣;二是主动了解学校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让学校与校外文化机构联动起来,提高参观学习的效果。
上海博物馆曾经主办过一个名为“在博物馆寻找主题”的教师培训班,针对每个展览制作教育手册,方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培训班只举办了一期,来参加的教师数量也有限。“怎样将这种教师培训定期开展下去,应该是博物馆工作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郭青生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创造需求’入手”。郭青生说,在这一点上,学校的主动性也需要加强。在校园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任务,例如以“美化生活”为主题设计小房屋的模型,要求是具有中国特色,融入现代化的特点。“现在农村的建筑正在逐渐失去文化韵味,利用这样的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性了解中国建筑文化之美,还能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知道立方体、球体等结构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有了这样的伏笔,我相信今后在参观类似建筑方面的展览时,学生们会有的放矢,学到更多。”
带领学生到博物馆上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梅守真的经验是,制作“学习单”,创造并引导学生的“需求”。“虽然昆虫博物馆内容丰富,也设置了许多互动环节,但让学生自己去参观仍然存在盲目性。”梅守真说,“对博物馆资源我们不能简单地奉行‘拿来主义’,应该努力找到与自己教学内容可以结合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在中间‘穿针引线’,给学生设计‘学习单’,指导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参观,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
加强校馆联动,让博物馆成为真正的课堂
梅守真坦言,虽然带着学生到博物馆上课的效果得到一致认可,但想要普及并非易事。这一过程中牵涉到学生的安全、费用、随队老师的配置等一系列问题,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麻烦。在这些问题中,“时间”是学校最大的困扰。梅老师说,每次去博物馆参观,算上来回路程,总要一个下午。学生的课程表都被排得满满的,这半天时间经常是从期中考试或者春游的时间里“挤”出来的。
课后的交流环节一定不能少,在梅守真看来,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梳理在博物馆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成果,相互交流更是自我认可的过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学习单、交流环节无形中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和博物馆资源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这应该成为博物馆一项长远的工作。”郭青生说,“美国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顶级的博物馆,尽管如此,他们也没忘记开展针对孩子的教育工作。经常可以看到甚至还咬着奶嘴的孩子到博物馆去,从最简单的拼图和色彩游戏玩起,从小培养他们对于美的观察和搭配能力。”相比之下,不管是人力还是意识上,我们都落后于世界一流的博物馆。据悉,著名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近1000名员工中,有上百位是专门从事教育普及工作的,而上海博物馆近500名员工中,只有13人负责此项工作。“人员捉襟见肘,就算有好的想法,也无力推广。”对此,郭青生显得有些无奈,“理论能力上,我们与国外博物馆不相上下,但说到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还相去甚远。博物馆教育的任务很艰巨,但是非常值得投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