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大白菜没经过加工之前,就是一棵大白菜,并不值钱。但经过技艺高超的厨师之手,放入各种佐料烹调出来,便能端上豪华酒店的宴席成为一道价值不菲的美味。这就是炒作。如今,这画也如白菜一般可以炒起来,只要遇到合适的“厨师”和“佐料”。
这“厨师”好比是整个炒画的策划人、操盘手、经纪人,他掌握着整个炒画行为的“火候”和节奏,怎么炒?选择什么样的画廊代理机构和拍卖行来合作?请什么样的评论家给画家“吹捧”?在哪几家媒体宣传等等,都在这个策划人操控之中。有的经纪人很擅于煽风点火,制造小道消息,放出“某某画家”要“火”的烟幕弹,并以收购画家的作品为幌子,提高画家的关注度和购买力。很多人不知道炒画炒来炒去,市场对画家的作品果真有那么大的需求吗?其实有少数的“傻蛋”收藏者抱着画家的作品死死不放和送礼以外,很多作品都是转圈圈似的传来传去,到最后还是回到炒画的始作俑者手里。有的时候,有不少画家也属于幕后的“总导演”,现在很多画家耐不住寂寞,舍不得下功夫画画和做学问,但热衷于自我炒作,亲自赤膊上阵,展览、出书、走穴、捐赠作品、上电视,频频露脸。有经济实力和操作资本的画家更“高明”,拉托入帮,自己出钱委托“托儿”收购自己的作品,或者“以旧换新”,或者导演作秀一些“撕画”闹剧来吸引大众的眼球。
画廊好比是佐料中的“油”和“盐”。许多有“远见”、有实力的画廊或者经纪人,为得到更大的利益,与画家签订“承包”协议,约法三章,买断画家的作品,不允许画家把作品卖给其他人,如此,画廊就垄断了画家作品的市场发售权,取得了独家代理经销权,价格的高低由画廊说了算,他说涨价就涨价,他说菜的味道淡需要加盐就加盐。而且画廊还有“批发权”,看着画家的作品涨价,一些小画廊也只能从大画廊这里拿作品,大画廊涨价,小画廊也就跟着涨,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实际上画家等于签订了“卖身契”把自己卖了。画廊只有如此“油滑”让画家失去“自由”,才能炒出一盘好菜。
拍卖行则好比是“辣椒”。现在许多国内的拍卖行不一定在“拍假”,但大多在“假拍”,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画家、拍卖行沆瀣一气,拉托假拍,虚张声势,制造一个个“天价”纪录,其实都是扯淡!即使拍卖行是真拍,但也有画家不在乎钱的那种,他宁可自己找个“托儿”把自己的作品再买回来,也不愿放弃一次“轰动”效应,无非就是砸给拍卖行一些佣金罢了。许多人喜欢吃辣,因为“够味儿”,所以炒画中很多人看到画家的作品上了拍卖会创造了“天价”才觉得“够味儿”、够品味,其实这是误区。
评论家好比是“酱油”和“醋”。艺术要想发展、要想得到大众和市场的认可,需要有理论作引导和支撑,于是产生了评论家,评论家原本是搞学术研究的,但搞学术研究远不如给人家写评论赚钱快和多,于是许多所谓的评论家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纷纷“下海”,做起了“吹捧家”,置职业道德于不顾,胡乱堆砌“酸不溜丢”的媚俗文章,正因为评论家染上了“学术研究”的“酱油”外衣,手里高举着“理论”的旗帜摇旗呐喊,所以误导了许多人。
媒体好比是“味精”。这菜出锅之前必须要加味精才有味道,这炒画也是一样必须有媒体的大肆宣传才有声势。如今媒体的公信力也被金钱腐蚀了,只要给钱,啥文章啥内容啥广告也敢刊登!对于画家的宣传,既能得钱,又能得画,自然是求之不得。随着网络、电视等媒介的发展和介入,画家想一夜成名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那么稀奇那么遥不可及了。
问题关键是,有时候,这炒菜也有炒不熟的时候,也有炒糊的时候。其实,炒画亦然。这就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