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粗放模式难以维持 文化产品将迈入买方市场

粗放模式难以维持 文化产品将迈入买方市场

2013-04-01 12:53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日前,在中国社科院2013年《文化蓝皮书》发布会上,与会专家提出这样的观点:“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了10年‘热运行’后,现已到达‘拐点’;文化市场从产品总体短缺转向了短缺与过剩并存。”

据社科院及业界专家解释,“拐点”只是套用经济学术语所做的一个比喻,其真正含义是“一个迫切需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的新阶段”。

粗放增长模式已难持续

据统计,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21.96%,增速明显放缓,而2012年的产值增长率更是进一步下降至18%。此数据虽然受通胀率变化、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发现:导致增速下滑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产业政策效应已接近尾声,文化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变。

“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粗放、外延式的发展问题依然突出。”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表示。近年来,文化产业园区内容空心化、文化遗产破坏及盲目性开发、原创品牌文化产品不足、传统文化产业改革步伐缓慢、区域行业性壁垒依然存在等问题在发展中日益突显。“但这些问题在高速增长的数据中都很难得到全面体现。”齐勇锋说。

今年,贵州省开始将文化产业纳入“小康社会检测指标体系”,并设定了以县为单位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GDP4%的“标准值”的做法引起关注。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固然合理,但这种将文化产业增加值纳入政绩考核的行为,是否会进一步催生文化产业的粗放式增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文化产业发展看重“总量”型数据是导致粗放式增长的重要原因。

“繁荣文化产业是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经济领域的‘重量轻质’模式弊端却被嫁接到了文化领域。”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文化部副主任祈述裕表示。他认为,过去10年,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初步被社会接受认可,而接下来的10年,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也要有所调整,这和宏观经济领域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改变不合理推动方式

近日,《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批评某些地区不惜成本兴建奢华文化设施,大搞“政绩节庆”等的相关报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也对地方文化产业园区的盲目建设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明指出:种种发展问题及文化泡沫的产生,多与不合理的政策主导推动方式有关。

如何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关专家表示,这或将成为“拐点”之后,文化产业发展新阶段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推动,主要表现为行政主导、干预产业项目。这在产业发展初期是必要的,政府号召力强、工作见效快的优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一旦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其不足和弊端就会日益显露。

“政府的培育行为如果长期持续,就会让企业产生依赖。”社科院研究员贾旭东说。在他看来,下一阶段政府的工作思路应更具创新性和长效性,“比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构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更多的文化单位自发地推进改革。”

对此,《文化蓝皮书》也明确提出:在新的阶段,文化管理体制及政府管理模式都需要改革,政府应将工作重点从项目投资建设转移到帮助文化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上来,并同时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加快文化立法进程。

 

 

“买方市场”是发展根本

“短缺”和“过剩”,看似矛盾的两点缘何会出现在一起?据艺恩咨询最新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电影故事片产量高达745部,却只有231部有机会与观众见面,只占总量的31%。而近期《泰囧》等国产片的票房神话却显现了观众对国产好电影的“饥渴”。或许这种现象就是对“短缺”和“过剩”的最好诠释:好产品短缺,“烂”产品过剩。

“企业的严重两极分化造成精品短缺,而大量的同质化经营又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他同时指出,文化消费不同于物质消费,是非刚性需求。如果市场精品不足,很容易造成表面上文化消费能力的下降,“短缺”和“过剩”的矛盾也会凸显。“实质上市场的需求还是巨大的,只是消费者在拥有了更多选择空间的条件下提高了审美诉求。”

齐勇锋表示,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消费者日趋多元的文化需求,文化市场会更向买方倾斜,而针对买方市场进行结构调整优化也势在必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