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正本清源 返璞归真(图)

正本清源 返璞归真(图)

2013-04-15 09:02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鲁光私语
 

正本清源路在何方?返璞归真何以可得?

这是一个奋进的年代,也是一个喧嚣的时期;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代,也是一个浮躁的时期。一切艺术都仿佛在商品生产与市场竞争的浊潮之中起伏挣扎,消解迷失着自我。一切艺术都好像不得不瞅着金钱与虚荣的脸色,扭曲变幻,谋求所谓生存延续的空间。于是,刻意求奇、刻意求怪、刻意求酷、刻意求艳、愉悦世俗成为时尚。于是乎,艺术创造的天空,氤氲笼罩、变幻叵测,甚至阴云密布、烟尘猖獗,令人惊诧、令你窒息。许多有良知、有高尚追求的艺术家陷入迷惘彷徨、陷入苦闷求索。人们渴望正本清源、人们呼唤返璞归真。反叛世俗与回归本真,成为艺术探索希望的曙色与黎明的号角。

 

 

年前,由中国画学会与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鲁光画展,展出了一百五六十幅“现代大写意”画作。没有剪彩、不燃鞭炮的开幕式上,76岁的鲁光面对自己的画作欣慰地笑了,笑得就像他笔下的《生命》燃烧的红蜡烛,笑得就像他笔下的《中国姑娘》战胜日本队夺得世界冠军。“一个没有专门学过绘画的人,竟然画了那么多的画,今天又来了这么多的好朋友,我不能不激动。如果这一刻央视记者问我幸福不幸福?我肯定会说,‘我很幸福’。”

这就是鲁光的答谢词,是他现场直播的心里话。他的外表与谈吐,耐人寻味的幽默风趣,都充满着中国农民式的谦恭与宽厚。而这些品格最为集中地体现于他对艺术意象“牛”的刻画。年近八旬的国家画院原院长刘勃舒看了他的画展,兴奋地跳上讲台说:“鲁光天生就是个画画的,他画的牛,比可染先生的好,就是可染先生活着,我也这么讲。真的,他把牛画活了。”鲁光听到,心中很是不安,一再叮嘱我,不要把这句话写进文章里。其实刘勃舒先生的话,也不一定就是冷静的裁断,而是在表达激动无比的心情。李可染是鲁光崇敬的绘画大师,他的写意牛,如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董寿平的松竹、李苦禅的鹰还有黄胄的驴子等等,美术界公认是无人堪比的。但是,鲁光笔下的牛,至少是不同于可染先生的,完全属于自己的造型技法与笔墨艺趣。自由奔放、亲切旷达、质朴率真,且深意不溢于言、大象不拘于形。他的这种特具的笔墨技法与情趣境界,是发乎心底、直接地气、具有源头的活水。看到他笔下的牛,包括他所有的挥洒对象,无论是大鸡、颟猫、猪狗还是鱼虫花卉,一草一木、一石一土,一屋一宇,都是有本有源,具有生命灵性与感情源头。这与那些技法娴熟但没有生命律动的绘画作品相比较,是有天壤之别的。画家不是在刻意要迎合什么时尚,也不是刻意求工求雅,而是借助于笔墨在宣纸上叙写和展现自己的心情与学养。这是鲁光的高明所在,也是他半路出家能够扬长避短,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画追根溯源、返璞归真的智慧的探索结果。

 

 

“只管耕耘,不论收获”。从20多岁开始,原本学外语的鲁光,改行当记者他是最优秀的。凭着一股牛劲,由普通记者一直干到报社总编;其间他客串作家,又凭着一股牛劲儿,《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一举成名,轰动全国。大约50岁之前,李苦禅先生慧眼识才,鲁光欣然拜师学画,再次凭着一股牛劲儿,悉心笔耕砚田。从此华丽转身,挥洒不止,很快就脱颖而出。他一直像牛一样,耕耘不止,充分发挥自己的出身、生活积累与个性优势,在中国画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上苦苦探索,完成了从必然到自由的艺术历程。许多年前,他的恩师崔子范要离京回故乡定居,临行他去送行,崔先生严肃地问他:“想过没有,你的画与古人比如何?与同时代画家比如何,与青年画家比如何?”鲁光想一想,很认真地回答:“同古人比,我多了一分现代感,与同时代画家比,我多了一点文学修养,同青年比,我的生活阅历较为丰富。”这就是鲁光的自信所在,是他能够探索有成并脱颖而出、不曾止步的底气所在。他不是那种为名利驱动的盲目的生活者,而是一个清醒自觉的艺术家。立足大地、拥抱生活,不断增加和提升生活积累、思想境界与学养技法,兼收并蓄、大度包容,这就是鲁光之所以成为鲁光的奥秘所在,是他能够实现传统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的内在动力所在。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