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和
新近去世的法籍华裔艺术家赵无极,与贝聿铭、周文中,位列“海外华人艺术三宝”。尽管市场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艺术家的学术成就,但不断刷新的市场价格纪录,对于公众舆论和关注度而言,无疑是一个亮点。市场上最贵的大多仍是赵无极创作于1960年代的作品,此时他完全走出了半具象的绘画风格,脱离了意象的范畴。
《10.1.68》以6898万港元成交,刷新赵无极个人拍卖纪录。
2005年5月,赵无极创作的一幅大型三联画以1804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华人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
2011年10月,《10.1.68》以6898万港元成交,刷新其个人拍卖纪录。
2012年4月,还是香港苏富比[微博]的“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上,总成交价前10名的作品中有6件是他的作品。
而今年4月6日,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开拍,他的《10.03.83》油彩画布,以16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3200万港元落槌。
2011年世界艺术市场权威网站Artprice艺术家成交额排名榜单中,他以9191.4万美元的总成交额位列第14,与德国画家里希特一起,成为拍卖前20位中两位在世的艺术家。
这两年近现代书画单幅作品上亿屡屡出现。但从数据分析来看,赵无极作品市场呈现稳健上升的态势。
“2011年香港佳士得[微博]‘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场上以6898万港元买下《10.1.68》的内地买家(是)来自山东济南的任春霞。据了解,其背后涉及到文交所的交易。只有那一件是比较明显的市场行为。但是赵无极的画太贵了,如果市场不断流动的资金涌进来越来越多,赵无极的作品只会越来越贵,因为赵无极无法替代,他一代宗师的地位已经被确认,价钱是不会便宜的,就像西方艺术家毕加索、马蒂斯,他们的价格都不会降下来,这是艺术市场20、30年的积累。”苏富比前亚洲区董事、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主管、龙门雅集董事长李亚俐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采访时说。
赵无极长期生活在西方,他的经历清晰地记录着他与西方大画廊之间的紧密联系——1948年是赵无极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在林风眠的鼓励和父亲的资助之下前往法国深造。在法国,赵无极很快成为皮埃尔画廊的签约画家。1949年5月即在克滋画廊举办首次个展。1957年,赵无极结识了纽约的画商萨缪尔·库兹,定期在其画廊展出作品,其作品在上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美国市场。同年,他与吉多·卡布托、米里安·布雷奥负责下的法兰西画廊签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法兰西画廊一直是赵无极作品最主要的操手。法兰西画廊是法国最大的私人画廊,人脉广博,创建人为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亲密战友,而且运作模式也颇为特殊,该画廊从全球范围内选定28位画家,之后便不惜代价地长期投资运作。每年法兰西画廊都会花费巨资举办多个画展,并以此为契机推出一些重点画家,同时积极与世界上其他的一流画廊或者国际展会合作办展。赵无极是该画廊仅有的亚洲画家,半个多世纪以来,画廊出资主办了他在日本、美国以及台北、北京、上海等地方的多个画展。经过长期的市场运作,20世纪70年代末,赵无极已经成为法国最杰出的亚洲艺术家,作品为世界许多著名博物馆收藏,代理画廊已然遍布欧美各处,参加过的重要展览数不胜数。机构、个人买家众多,“国际盘”已然形成,这一时期的铺垫为赵无极的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作品在西方广为流传。
“从1990年代起,亚洲的日本人开始买赵无极作品,最先出手的是日本富士电视画廊,接下来是台湾,东南亚,香港,再下来是大陆买家。”李亚俐说。其实,如此数来,大陆买家已是第五轮接盘手,从历史性、文化性、地域性上看来,西方始终站在一个卖方的立场。赵无极的市场依旧是受到了西方舆论的影响,西方人对赵无极的推崇无疑对他的市场起到了提升的作用。赵无极的作品散落各处,非一个家族少数人手中的整体收藏,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对于炒作是有一定难度的。近期在亚洲以华人为主的市场,赵无极的作品被一张一张地吸纳入私人藏家手里,价格的稳步攀升是对中国艺术家的肯定。
赵无极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病情向外正式公开之际,他的作品价格就进入了飙升阶段,市场上最贵的多是赵无极创作于1960年代的作品,那时他在法国美国的展览,都被归入抽象表现主义的大潮流。之后是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再到八九十年代,年代越往后,价格越低。但从最近一两年的市场来看,连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都卖到极高的价格。赵无极病后,有朋友去看望病中的老人,他此时的作品已不忍卒睹。
赵无极家境优渥,生性温雅闲适,创作不徐不疾,是一位少产的艺术家,他的油画肌理层次十分细腻,一年的创作不会超过10幅,油画存世总量在500-600幅之间,但作为应酬之作,间或也有礼品型的小尺寸画作或者版画问世,目前看来,即使是这样的作品,价格也已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