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超逸实习生鲁畅
昨日,温暖晴朗的天气让前门步行街人气爆棚,大栅栏街口进出的人群挤作一团,想要转身都是一件困难事,老字号内联升一层销售布鞋的柜台前也挤满了消费者,“这就是电视剧里皇上、大臣们都穿的布鞋。”拥挤的人流中,有游客见缝插针地拍照留念。就在人群的头顶上第三层,内联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几百平方米的展厅里却人影鲜见,解说员孤单地坐在角落里,听着楼下嘈杂的声音。
从2010年开始,同仁堂、盛锡福、内联升、张一元、瑞蚨祥等一大批京城有名的老字号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馆,以宣扬企业文化,吸引消费者驻足,一时博得了不少“眼球”。然而两年多时间过去,老字号博物馆却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
记者走访本市多家老字号博物馆发现,即便在游客众多的节假日,大多数老字号博物馆仍较为冷清,与销售区顾客熙熙攘攘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因日常维护费用居高不下,入不敷出的老字号博物馆的处境有些尴尬。
周末一天参观者不到10个
“参观博物馆是么?您稍等,我把灯给您打开。”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大栅栏盛锡福三层的中国冠帽博物馆,1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内空空如也,一个参观者也没有,管理员见有游客进来,连忙招呼着要开灯。博物馆刚开馆时间不长,位置又在三层,参观的人很少。“我们这儿平时半天也没有一个参观的人。”管理员介绍,为了省电,没参观者的时候博物馆里会把照明灯关掉。
盛锡福中国冠帽博物馆里的展品并不单调,图文与实物并茂,将不同时代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冠帽一一呈现在参观者面前。顶戴花翎、常服冠、旗冠等电视剧中常见的清代冠帽也都有展出。仔细看一圈下来怎么也要半个多小时,但在这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内,除记者外再无一人上楼。
受冷落的老字号博物馆,并非只有盛锡福一家。大栅栏内的内联升、张一元、红星、瑞蚨祥等多家老字号展览馆、博物馆同样是门庭冷落。
“几乎没有人来参观,也很少有人问。基本上都是来买鞋看鞋的。”内联升一名售货员坦言,因为博物馆设在三层,多数游客和顾客都不知道,一般都是在一层逛了逛就走。
日常收入难抵投入
记者在大栅栏地区随机采访了20多位游客,听到老字号店内还有博物馆时,绝大部分人都表示很有兴趣,打算前去一探究竟。
游客这么有兴趣为何老字号博物馆还会“遇冷”?为何曾经一度广受关注的老字号博物馆如今却少人问津?
“主要是博物馆的日常收入很难抵得上它的追加投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帽业专业委员会主任雷军说,老字号建设博物馆的目的是要展示企业文化,博物馆都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并不收取门票,所有的经营费用都来自于企业自己,而造成目前博物馆成为“鸡肋”的主要原因就是“入不敷出”。
以盛锡福的“中国冠帽博物馆”为例,建馆之初投入200万元,此后每年博物馆的运营成本将近100万元。“这些钱主要用在展品的更换上,有些老的帽子动辄价值十几万元、二十万元,这些经费都需要企业自己掏腰包。”雷军说。
除了更换展品的开销外,老字号博物馆的人工开销也是笔不小的数字。
专家观点
博物馆不能只是展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字号博物馆中也有运营状况良好的,北京珐琅厂负责人苗永生告诉记者,珐琅厂去年6月建设的景泰蓝博物馆,在投入近20万元进行宣传后,目前每天都有团体前来参观。
景泰蓝博物馆共分三层,第三层是历史展品的展示,第二层是景泰蓝生产线,参观者可以亲眼见证景泰蓝作品从设计、制胎到磨光、镀金,再到最终成型的整个工序;第一层则是纪念品商店。博物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来参观的游客多数都不会空手而归,一般都会购买上1到2件小礼物留作纪念。
在博物馆的来访登记表上,从3月5日到3月14日,有六七家单位到博物馆参观,人数从40人到70人不等。“最多一天有200人,散客每天有30人左右。”苗永生介绍,目前博物馆带来的收入已能满足博物馆的日常支出。
“其实老字号博物馆不应只是一个展览馆,还应该像是一个吸引参观者集体参与的项目。”北京工商大学商业专家洪涛表示,老字号博物馆应具备两种功能,一种是传播老字号企业文化的载体功能,另一种则应是吸引参观者的招牌功能,其设立和运营更应像工业旅游项目,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吸引消费。他向记者介绍,在国外不少成功的工业旅游案例中,博物馆等项目不但没有成为企业的负担,反而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收入,老字号博物馆可以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