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古镇开发何必都大红灯笼高高挂

古镇开发何必都大红灯笼高高挂

2013-05-14 08:50 文章来源: 文汇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阮仪三率领由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的调研梯队,历经10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的100个古城、古镇、古村进行实地勘察调研,撰写成学术期刊《城市规划》的一个栏目“遗珠拾粹”,而这四个字正体现出中国古城、古镇、古村如同珍珠一般的珍贵意义。

日前,专栏内容集结成《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二卷本)》一书,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而由这项勘察而引发的关于“中国古城古镇古村的保护现状”和“如何保护”等话题,则在学界持续引起关注和思考。

古建筑具有各自风格特点

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倾吐了他心中久思未决的烦恼,他说自己最近几年经常到一些古村落、古镇,看到了当地对古城、古镇、古村保护开发的巨大热情,与此同时他也发觉所到之处,只要经过“保护”和开发的地方千篇一律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火红的大灯笼看多了,分外刺眼,也有些视觉疲劳。毛时安指出,不同地区的古城、古镇、古村历史上其实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建筑的美学是和一个地区的民风及百姓的生态密切相关的。可是为什么当代人开发和保护时,脑袋里对“古意”的假象却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家家户户卖扎肉的图景呢?

江南古镇晚间偶用白灯笼

《城市规划》杂志执行主编石楠则指出,要了解和恢复古城、古镇、古村的原貌,学者的踏察调研是十分必要的手段。古城、古镇、古村的保护应该保有它们各自的特点。以江南古镇为例,历史上比较常见的是晚间迎送宾客时作短时间照明用的白色灯笼,内点洋烛,如同现在的手电筒用作临时照明一样。至于大红灯笼,只有在大户人家操办红白大事或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在大厅里见到。说白了,江南历来没有使用大红灯笼的习惯。所以,当每走进一个小镇,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一排排或一串串的大红灯笼,这就显得特别刺眼与不相称。而现在不分江南江北,凡是古镇,一概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好像当年刘姥姥进大观园遭人捉弄插上一头大红花一样可笑。

据悉,《遗珠拾粹》集合了1000张实景照片和部分测绘图,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中国100个古城(镇/村)的历史概况、街巷格局、建筑特色和保护建议,对于踏勘、辨别建筑年代类别等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第一卷对“四川广元昭化古城灾后考察”的描述,用第一手资料,验证了中国传统木构架房屋在抵抗地震灾害时的能力。这些木构建筑不仅有优美的造型,而且千百年来给人们带来了安全感。这对认识如何抵御地震灾害和灾后历史建筑与环境的修复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尤其是《遗珠拾粹》收录的100个古村古镇彩色实地照片中,有三个地处雅安,包括雅安上里古镇、雅安望鱼古镇和雅安宝兴硗碛藏族古村,其建筑影像和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在现在看来尤其显得珍贵。阮仪三在书中公布了他长期勘察的结果,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有利于抵御地震灾害。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