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绘出缭绕心田的“梵音”(组图)

绘出缭绕心田的“梵音”(组图)

2013-11-06 08:57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林信存

据说,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相,即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这五种声音又统称“梵音”。如果再往深处说,那就有些玄奥了……但我的理解,梵音就是和美的声音,一种能走进人的灵魂,且能净化心田的声音。我由不得猜想,林信存也许是一个听懂了“梵音”的人,或者说他不只是听懂了,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心得、领悟和感触。夜晚读林信存的画,这是第几次品鉴,已经记不得了。窗外月色阑珊,此时,大地安详而又宁静,在这样的一种氛围赏读这样的画,我突然觉得,林信存不是在画花鸟,他是在用禅意的笔墨描绘一种声音:和雅、清彻的“梵音”!
 
 

居此日月长

我不想再去絮叨林信存的笔墨技巧,这些在我看来,是绝对的无关紧要的。我以为画家本人已经越过了技巧关,可以肯定地说,他在数十年的笔墨锤炼中,书画作品已经烙上了自己坚实的手印。林信存成熟了、也成功了,他的书法、花鸟有了自己的风格,这是他求变的结果。古今中外,凡是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被泥沙裹挟,且能创造出不朽绝唱的艺术家,他们都是不重复别人,深谙求变图新之法的哲人和智者。林信存越过了技巧,他的花鸟画简约中透出一种静谧,这种静谧像是盛夏拂过的一缕清凉,透过人的四肢百骸,然后抵达内心,继而扑灭人的焦躁和郁闷。当你神情为之一爽之时,心灵中就会感到一种温婉的抚慰,它袅袅如烟,又翩若羽翅……这是我赏读林信存花鸟画的感觉和印象,我甚至有种莫名的惊讶,在这些简单的线条以及大片的留白中,我发现了一个高蹈的身姿,一张摆脱尘俗的俊朗和清雅的面容!这就是林信存!一个生长在红尘中的高士,坐禅在市井里弄的隐者,置身在扰攘与喧嚣人群里的哲人。林信存悄然过滤自己,默默寻觅精神的路径。他反观灵魂,摈弃欲念,扑捉遥远的“梵音”。他要将这天籁般的音符记录下来,用禅意的笔墨勾勒曲线,沿着诗意的风向,曼妙于林泉幽壑之间……
 
 

呼朋

我被林信存感动了。在他的花鸟画中,就那么一声“梵音”扬起:山光翠了,流泉清了,和风爽了。这声“梵音”是和雅之声、清彻之声吗?当然不只是这些,林信存的花鸟画中,还有一个俗人的性情,一个在躁动中渐渐平和的灵魂。林信存用笔墨描绘这些“梵音”,他把佛的悲悯、佛的慈爱,用自己的歌喉唱出来,他唱出了一个俗人最本真的情怀,因此,他的花鸟画中的“梵音”,更多地表达出了对自然的赞美,对善的歌咏。简约而不简单,这是林信存的美学取向,然而他的很多画,却道出了极其深邃的思想,也许,那飘逸的“梵音”就是承载思想的舟楫。如,画作《天地为庐净为尘》,简约的构图,却传递出了一种宏大的内涵。天地为庐:天地小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近了。宇宙不可穷尽,但宇宙是可以认识的。这个“庐”,就是人对宇宙的把握,对宇宙的亲近,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胸,无限才会变成有限。人在自然中,要沉淀自己,“净”就是一种过滤。过滤什么?即把红尘中的铅华洗净,让灵魂和山水一样透明,这时,你与自然,自然与宇宙,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了!
 
 

 

听禅

林信存的花鸟画不是孤立的花鸟,有山水的营构。但花鸟是他表现的主体。山水或浅或淡,哪怕只是烟云一抹,但对主体的烘托,却是至关重要的。山水寓意“净”,有山水的存在才有“净”的存在。净了,才有空明、澄澈;净了,才有佛的“梵音”。如,画作《绿锁轻烟》,竹枝与肥大的芭蕉叶下,一只鸟在安详地、自在地梳理羽毛,另一只却回首望着从芭蕉叶中,探出脖子的同类,这只鸟张着喙,显然正在谈论着什么。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氛围,一个“锁”字,将无尽的意味,化为飘渺……这是美丽的、空灵的“净”,留白处是一缕“梵音”,你可以想象,这“梵音”就是雨打芭蕉的声音、是鸟的喳喳声、是春水漫过草坡的汩汩声……
 
 

 

一揽众山小

林信存让我感动,是因为他的画能让我嗅到“净”的味道,让我在“净”中,体味出一种来自精神的嘹亮,那不是仙籁之音,而是林信存用禅意绘出的“梵音”:淡淡的,却十分邈远……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