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艺坛趣闻(一)

艺坛趣闻(一)

2013-11-22 10:19 文章来源:博宝艺术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走进艺术博物馆时一下被一座雕像吸引住了。
    这座雕像取材于13世纪的一段史实:意大利比萨的君王乌谷利诺十分残暴,人民奋起反抗,终于推翻了他的统治。起义者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囚禁在一座荒山的高塔里,把他们活活饿死了。
    18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塑家加尔波据此创作了一座表现他们挨饿而死的雕像。他着力刻画乌谷利诺挨饿的恐怖情景:两个儿子已饿死在他身旁,他肝肠寸断,一只手压着肚子,一只手拼命挥舞,似乎在呼救。
    罗丹看了一会,不无遗憾地摇摇头,说:“啊!加尔波大师糟蹋了这一惊心动魄的素材。”他的学生问:“老师,怎么处理这一素材,才能惊心动魄呢?”
    罗丹说:“我决定要重新创作……”这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塑像:
    乌谷利诺的一个儿子刚断气,另一个垂死挣扎。他一只手抓着父亲的胳膊,仰着头,似乎在凄厉地喊叫。而乌谷利诺充耳不闻,伏在已死的那个儿子身上,正准备低下头以儿子的尸肉充饥,似乎又下不了口。瘦削的脸在抽搐,展现了内心剧烈的斗争:兽性和人性的斗争。这个极其残暴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以儿子未寒的尸肉充饥符合他的性格。但他毕竟是人,所以下口之前,又有一番犹豫,这也是符合情理的。
    罗丹的学生看了老师的新作,评论说:“老师的作品确实超过了加尔波的作品。因为加尔波只揭示了局部的真实,而罗丹老师则刻画了暴君乌谷利诺在特定环境中挨饿的真实情景,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列宾二十年画一幅像
    列宾是俄国著名画家,他为诗人普希金画像,精心构思,全神作了几百幅画:一幅,诗人激动地微笑;一幅,诗人悲哀地苦笑;一幅,诗人沐浴在晨曦之中;又一幅,夕阳西下,诗人立于河畔……为这一张画像,他下了很大的苦功,持续酝酿了二十年,最后才定了稿:《涅瓦河边的普希金》。
    一位世界闻名的大画家,画一幅像,却花费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时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作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才是一切成功的基本条件。

 

 

    门采尔患了“狂热症”
    一天,路旁聚集了一大群人望着远处的臭水沟,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人怎么啦?”
    只见一个人低着头坐在臭水沟旁,呆呆不动。有人跑近一看,原来那个人在那里作画。只见作画人全神贯注,臭气刺鼻,他似乎也感觉不到。这就是德国大画家门采尔。
    门采尔总是随身带着铅笔和画纸,遇上有意思的东西,就立即把它画下来。刚才跨过水沟时不小心弄脏了鞋子,他便专心致志地画起了他那只满是污泥的鞋子。
    “您大概患了绘画‘狂热症’吧?”友人开玩笑地问。
    门采尔诙谐地回答:“我希望这个病永远治不好。”
    门采尔谈“一天”与“一年”
    贝夫·门采尔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大画家。一天,一个急于求成又不愿艰苦努力的青年画工来找他探讨秘诀:“唉!门采尔先生,您画的画总是被人一抢而空,而我画一幅画只需一天工夫,可是要卖掉它得用整整一年!有时一年也卖不出去。您能不能告诉我您画画儿的秘诀是什么?”门采尔望着这位青年,笑着说:“亲爱的小伙子,你倒过来试试看!”这个青年人回去后,细细琢磨了门采尔先生的话,认真地画了整整一年,创作出一幅画。结果,拿到街头,一会儿工夫就被人买走了。

    莫奈创造的紫红色的雾
    法国著名画家莫奈,为了画威斯敏斯特教堂曾经到过伦敦。在这幅画上,教堂的轮廓在雾中隐隐约约地现出。可谁又能知道这幅极其精美的画在展出的时候,竟然在伦敦引起一场风波。伦敦人对莫奈把雾画成紫红色,都非常惊讶。“雾”不是灰色的吗?参观者带着这种不解渐渐地离去。但是,走在伦敦大街上的参观者,好像是为了证实一下雾的颜色,抬头一望都惊呆了。他们这才发现,伦敦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为什么呢?原因是曼彻斯特林立的烟囱,不断地喷出带有火星的烟火,与光发生映射。莫奈是对光和色有着特殊感觉的画家,能够把伦敦与众不同的特点抓住,精确地绘画出了它的特征,因此,他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伦敦雾的创造者”。

 

 

    郑思肖以画寄志
    郑思肖,字所南,南宋末年画家。宋朝灭亡之后,他画的兰花,竟然是离开地面,露着根部的兰花。人们都不知其意。后来,在跟他的知己多次的交谈和接触中,才了解到这些兰花离地露根的真正意思,寄托了他当时不愿当亡国奴的思想。尤其是《心史》一诗讲得更明确:“纵遇圣明过尧舜,毕竟不是亲父母,千语万语只一语,还我大宋旧疆土。”
    郑思肖擅长画兰花,并因为画兰花而出名。在他隐居江南的时候,当地的县官仰仗自己的权势,多次向他索画,都被他断然谢绝,他说:“头可断,兰不可得。”

    厉归真画虎
    五代的时候,有一位叫厉归真的大画家,以画虎闻名天下。
    厉归真是个很有恒心的人,为了画好老虎,他曾经带上粮食和纸笔,在深山里的大树边搭起棚子,一连几天躲在里面,日夜观察老虎的各种神态,把老虎怎么跑跳,怎么咆哮,怎么捕食,甚至连最细小的动作变化都一一画下来,一共画了一百多张草图。回家后,他还觉得不够,又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学着老虎的架势,在院子里蹦蹦跳跳,仔细体验老虎的各种神态以及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他的画虎技艺有了明显的提高,最终成了久负盛名的画虎大师。

 

 

    徐悲鸿鄙视小人
    北京有位大人物想请著名画家徐悲鸿为他画一幅像,于是煞费苦心地宴请徐悲鸿,准备在宴会上提出这个要求。
    这天,徐悲鸿徒步来到这位大人物的官邸,那些西装革履的先生们走进客厅时,接待人员点头哈腰地请他们签名留念,而徐悲鸿进来时,他们以为是随从,不予理会。
    过了一会儿,梅兰芳来了,大人物和其他来宾都上前迎接。梅兰芳却径直走向一直被冷落的徐悲鸿。
    大人物客气地问:“梅先生,这位是……”
    梅兰芳说:“怎么,你不认识?他是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先生啊!”
    大人物后悔不迭,连声说:“失礼了,失礼了!”
    徐悲鸿站起身来说:“我不是来赴宴的,而是来对你的盛情表示感谢的。”说完告别梅兰芳,扬长而去。
    回到家,妻子蒋碧薇奇怪地问他:“悲鸿,你怎么回来得这么快?”
    “我觉得那里空气不干净,不愿意久待。”他淡淡地说。


    吴冠中金屋藏“娇”
    吴冠中是当今中国画坛上富有创新精神的名画家之一。但他很少卖画。因为不满意的作品他不愿意卖;满意的作品又舍不得卖。
    北京一家工艺品公司筹办一个经营字画的画廊,经办人到他家去求画。吴冠中答应借一幅作品,但有一个条件,绝不能卖。
    画廊开张时,有一位新加坡驻北京某机构的代表一眼就看中了吴冠中的画,愿以三万元人民币买下。吴冠中一听急了,说:“这幅画无论如何不能卖。如果你们一定要卖,我要提出诉讼。”吴冠中一再打电话让人把画送回,直到画廊把画奉还才放心。
    1988年春节,吴冠中赴新加坡参加南洋美专和国家博物院联合为他举办的画展。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旧事重提。吴冠中诚挚地说:“画廊所展出的作品都不是我满意的。我满意的约有两百幅,都在我手里,就是舍不得卖。当然,这些作品都是我的好姑娘,总不能一辈子守着我,有一天总要让她们嫁到好人家去,好人家就是博物院和美术馆。”

 

 

    启功的烦恼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是蜚声中外的学者、书法家。由于求字、求文、求教、求事、求赴会的人太多,他觉得自己好比动物园的“大熊猫”,因此在门口贴了张字条:“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
    但打扰者仍络绎不绝。于是,他又贴了一幅字条:“启功冬眠,禁止敲门。如有违犯,罚款一元。”还挂了个“罚款袋”。
    许多人并不在乎,“违禁”者不见减少,而“罚款袋”却空空如也。
    无奈之下,启功又写了八个字:“启功遗体,告别去了。”
    有朋友建议,“启功遗体”四个字最好加上引号,以免引起误会。
    启功苦笑着说:“我就是希望误会。”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