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有一天,公众一定会像关注天才艺术家那样,去关注这些‘病人’的作品,宽容地给予他们生存的空间,他们中也有‘梵高’。”10月16日,南京原形艺术中心创始人郭海平说。在南京市博物馆的一处展馆里,展示着一群特殊群体的画作,这群人被称为精神病人。
“我们希望人们多一个艺术家的视角来看待这群人。那就给他们多了一个生存空间,尊重他们的另一种属性”,郭海平说。
这次画展共展出10位作者的56幅作品,这些画作常人一般难以理解。抽象的形象,天马行空的构思,大胆的着色……
33岁的张玉宝是其中一位作者。他只有初中文化,早年以卖馄饨卫生,后来因精神分裂被送进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尽管身体已经康复,但因父母离世、妻子失踪,失去监护人的他至今仍住在医院里。“每画完一幅,心里就会舒服一些”,他说。
张玉宝的作品在南京艺术圈已小有名气,甚至有人曾出价10万元求购他的布上油画作品《挣扎》。然而,在这个群体中,能像张玉宝一样得到社会认同的少之又少,他们的生活与创作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涩与艰辛。
2000年,47岁的吴美飞患上了精神分裂,他会情不自禁地用铅笔的笔尖在香烟盒的包装纸上不停地点击,每天击打七八个小时,每完成一件作品要像这样连续用笔尖击打六七天,而画画也成了他平复心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此,他的家人也表示赞同。
北京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西方后现代哲学研究专家汪民安说:“对这些作品,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洞穿和破解其中的秘密,而是尊重和看护这些秘密。它和我们的知识完全不一样,或许它并不会唤起我们对他们的怀疑,而是唤醒我们对自身的世界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