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才作品
画家张英才是北京人,他对北京的大杂院更是情有独钟。那年他正上初中,当时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他家大院的住户就更多了,邻居看他爱画画,就把从楼房新搬下来的一位老画家介绍给他,英才管老人叫爷爷,拜师后留的第一份作业是让他临摹介子园画谱中的山水部分。老先生见他画得好,就把印有四王的山水画册借给他临摹。这一学就是三年,老师对他说,画山水,第一步是临摹,就是以后能对景写生创作了,也还要不断临摹古代经典作品,从传统中不断发掘、发现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就是将来有了自己的风格特点了,还要继续在传统中汲取知识下不断创新,才能更有底气。
伴着习画,英才高中毕业了,他的画在大院里也出了名。这时,在《美术》工作的艺术家夏硕琦也搬到了他们这个大院居住,就对英才说,我们单位要招临时工,你来吧。就这样,经夏硕琦介绍,他进入了《美术》编辑部,主要工作工作是摄影。这年是1980年,英才18岁。
当时《美术》主编是王琦先生,社里人际关系简单,氛围很宽松,他边工作,边画画,一晃七年过去了,1987年领导上让他搞出版发行,这是一种为单位增进经济效益的事情,他一干就是13年,之前他搞摄影时还能在业余时间画点画,可这在这些年里就把画撂下了。
张英才作品
后来《美术》杂志社里发生了许多事情,他一直怀着对夏硕琦的知遇之恩、感激之情。沉默地面对着领导人的变故;这时他把习画重新捡起来,又开始了对传统山水画的临摹。当进入二十世纪,他就开始尝试着创作,而真正画主题性山水画创作,则始于2005年。那时,他每天上班没有具体工作,就在搞发行的仓库的小角落里,一张又一张地画着,而正式的主题性创作,则是当他到美协展览部组织画家到各地写生的时候,一发而不可收地进行着,形成系列性发展状态。此时他笔下涌动着创作激情,画作不断,形成了井喷之势,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引起画坛的广泛关注,大家都惊异地盛议英才是闯进画坛的一匹黑马。当然,只有画家自己知道这丹青之路的个中滋味,而我则在他的创作转折关头,目睹了他的历史性一幕。
我2002年进入《美术》杂志任主编助理,我们朝夕相处五年多。英才2005年在《美术》杂志发行部小仓库创作时,我是见证人。那时他常把画的成品、半成品拿给我看,令我惊奇的是,他画的都是四尺三开以下的小幅画,看似小品,却画出了大内涵,整幅画起承转合经营得当,近中远,虚与实,静与动对比得当,很有韵律。更令人吃惊的是,他画的山与树,用笔很讲究,起落有力度,见法理。其中石分三面,树见古风,绝不像个新手所为,只是在创意构思上,尚显陈旧。我知道是多年临习历代名家山水画影响所致。当时对他赞赏有加,不断鼓励支持,还为其中几幅代为题款。记得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差面对实景写生了,如果再有生活,就你这底子,一定能成为山水大家。”我与英才都是2007年离开《美术》杂志社的,几年以后,果然走进了生活的英才,带着累累硕果,步入了他艺术的黄金时代。
张英才作品
目前,引起理论关注的英才,正面对着许多对他作品在学术层面的解析,在本文中不再多说。但我认为,生命状态的坚韧,在复杂生活环境中的历练,对他审美取向的定位和艺术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说是地震后的大杂院认师给了他正确的启蒙和引领的话,那么他所工作近三十年的《美术》杂志社,给了他一个坚实的前行和攀登艺术制高点的阶台。是职业给予他得天独厚的条件,从18岁起,他镜头指向的都是中国美术界巅峰人物,纪录的都是美术大事记中重要的时刻,而接触的作品中更是引领华夏丹青大趋势的艺术佳构。身在平台高远,眼界开阔的他,更悟出了只有尊重艺术规律才能画出好画的真谛,一旦走向创作之路,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善于默默汲纳知识营养的学子,他总是在观察中学习,无论是艺坛大家的言行和著作,或是一幅幅画种不同,流派各异,国度有别的经典之作,他都在领悟中撷取、吸纳着,在比较中识别着、充实着。应该祝贺英才,没有辜负这天赐良机。能在耕耘中收获,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就是他能珍视生活,踏实工作,总是抱有一颗平常心,有着底层平民的草根生态。五年的朝夕相处,我发现他从不不进入名利之争,也不计较得失。让我影响深刻的是,他在逆境中不抱怨,不发牢骚,谦和处人,远离纷争的烦恼,没有心结缠绊,乐观面对人生,这无疑是画好画发展事业最好前兆和坚实的基础。
做一名好画家是英才的心愿。何为好画家:就是做好人,画好画。如今的英才,正如鱼得水般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工作使他服务于大家和画好笔下的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真为英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