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

2014-03-24 11:27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图为徐冰创作《何处惹尘埃》,尘埃是他“9·11事件”后收集的。

上世纪70年代末,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接受最传统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先生们评价:根正苗红,人才难得。

80年代末,他搞出和学院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完全割裂”的《天书》。在4000多个一本正经却又连他自己都不认得的“汉字”面前,人们既惶恐又迷惑。有人痛心他:路走歪了。

35岁,他选择出国,前往当代艺术的世界中心——纽约。他带着浓厚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背景,一头扎进西方当代艺术的大本营。18年的海外生涯,他荣誉等身。他是有美国艺术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麦克阿瑟奖得主,他凭借作品《何处惹尘埃》拿下当今世界艺术界最高奖项——Artes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在西方世界继续大放异彩时,他又一次让人大跌眼镜。他选择回国,老老实实、毫无艺术家范儿地走了一遍竞聘、演讲、民主投票程序,就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议论再起:他被招安了。

其实,没有根正苗红,没有走歪路,更没有被招安。

世界如此丰富,时代如此变幻。哪里能给人最深刻的启迪,哪里有最深刻的变化,哪里有人与社会的冲突和挣扎……哪里就是徐冰的目光所在。

他要用自己的方式,用艺术家的方式,让人们思考。

 

 

徐冰的《地书》,用世界通用的图画标识写就,全篇无一个文字,却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去思考: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实现在文字前的平等还有多远?

从《大卫》到《天书》

1977年,22岁的徐冰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从他之前的经历来说,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1955年生于重庆的徐冰,1956年就随父母来到北京,定居北大。徐冰很快就展露出对手工、绘画浓厚的兴趣。

那时,他所有的艺术经历,都带有那个年代特有的社会主义艺术印记。1974年,他去北京延庆县插队,劳动之余做了大量的农村生活写生,还搞了群众文学和美术活动。由于表现突出,他获得了推荐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入学考试的机会。

徐冰入学时,正值社会上文化思潮涌动,很多艺术界人士热衷于用艺术改造社会。然而当别人在外搞“革命”时,徐冰却完全沉浸在美院教室画石膏的兴奋中。彼时的中央美术学院依然保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基础扎实、追求上进的徐冰赢得很多老先生的期待。他画的《大卫》,形神兼备,被时任美院院长的靳尚谊评价为美院建校以来最好的一幅。又红又专,成为徐冰身上的标签。

可到了1988年,徐冰却展出了《天书》。一部充满荒诞、睿智、戏谑而又认真的作品,完全属于现代艺术的审美范畴。这让人大跌眼镜。

 

 

《天书》由徐冰自创的“汉字”组成。徐冰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创作出了4000多个“字”——连徐冰本人都不知道这些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严格按照中国古代经典的印制方法,把4000多个字精确地刻印在木块上,接着印在长幅的中国皮纸上,成文成书。最终的展览中,整个展示空间的四壁和天花板都被奇怪的文字占满。

这个转变和徐冰当时的文化感悟有关。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潮席卷中国,年轻人对文化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徐冰读了很多书,可是最终却对文化有种说不上的失望。他产生了做一本无人会读的书来表达这种感觉的冲动。

《天书》中,文字的庄严和内容的荒诞混杂在一起,每个走进展厅的人,都为此所震撼,在貌似神圣的知识面前,人们不知所措。这些字排在一起,似乎说了很多话,却什么都没说。

毫无疑问,这是徐冰艺术风格的巨大转变。从写实主义的《大卫》到现代艺术的《天书》,这个跨度实在太大。

转变是有原因的。那是一场1984年在北京举办的朝鲜画展。面对宣传画似的旧有社会主义艺术,徐冰顿时感到,他周围所能看到的作品是如此相似地具有局限性。他决定改变、脱离,寻找新的艺术方向。

这是他第一次展露出自己的独立性,或者说,是叛逆性。

他成功了。《天书》大受欢迎,并引发国内外连篇累牍的讨论。连西方哲学界都投来关注的目光。当时,他们正热衷于讨论文字与人类思维的关系,对一位东方艺术家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哲学家们觉得很有意思。对徐冰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满足:我在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思考。

如果说此前的徐冰,只是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话,那么从《天书》开始,徐冰开始用艺术表现思想。画笔、画布、文字、石头、钢筋、香烟……在徐冰的手里,这些材料不再是为了表现而堆砌在一起,而是为了思想而融合在一起。

徐冰开始形成最为宝贵的艺术思想。搞艺术的人都试图把独特的思维通过作品带入艺术界,但为什么有些被认可,有些却始终不被认可?这取决于你带入的东西,是否是优质的,是艺术系统中缺失的,是大于艺术界现有思维范围的,对推进人们的认识是有启发的,总之是否能通过一种特有的艺术手段把人们带到一个新的地方。

某种意义上,《天书》是徐冰走进新世界的那一道门。

戏谑的荒诞

《天书》之后,为了深入寻求新的艺术形式,上世纪90年代初,徐冰移居美国,最终落脚纽约,住在东村的一个地下室里。

东村是朋克文化的发源地,有大批流浪汉。与单纯要钱的乞丐不同,东村的流浪汉有他们的圈子和讲究。徐冰所住的地下室门口有一盏小红灯,本是方便来客寻找,谁知却引来流浪汉和妓女在此温存。有时外面动静一大,地下室的人听得清清楚楚。徐冰也没管过,反而觉得这些人挺浪漫。他一度想在门上安一个摄像机,想着也许哪天能以此为灵感做个反映纽约底层的作品——当然,最后他没那么做。

 

 

这好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时刻想着探索新事物。一般人往往对当代艺术家有距离感,因为看不懂他们在干什么。然而徐冰却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他在给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做讲座时,开场白介绍自己和罗中立(著名画家,川美院长)有可能生在同一家医院,然后自嘲“这医院的孩子生下来怎么都搞艺术了”,引来学生大笑。他顶着一头卷发,戴一个黑框眼镜,长相和扮相都酷似哈利·波特。被人们提及后,他便把自己自封为“年老版哈利·波特”。

他的幽默也体现在作品中。事实上,游戏、幽默始终是徐冰艺术作品的重要因子。

徐冰对象形文字有着独特的偏好。他曾说过一句话,“在中文里,有很多东西是可以玩的”。1994年,他又开始“玩”汉字,而这次更惊世骇俗。他将英文圈圈点点的形状拉直扯平,变成中文的模样,起名为“新英文书法”。中文和英文两大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字系统就这样融为一体。更奇妙的是,经过简单的提示,任何一个有一点英文基础的人都能看懂这些“英文”。

后来他回国,第一件作品依然带着幽默。2008年初,徐冰第一次踏进北京CBD的工地。他被建筑废料原始粗陋的美感深深吸引。他决定用这些建筑废料制作艺术品,最终的形态是传统的吉祥图腾——凤凰。凤、凰两只鸟充满张力,它们庄严宏大,长度分别为28米和27米,宽达8米,总重12吨,然而却是用废料制成的,就像穷人用低廉的材料把自己打扮美丽,带着伤痕与自尊。凤头上带着几顶安全帽。很多参观者看到帽子,都会哑然失笑。

不过,如果你认为徐冰仅仅是在幽默,那就错了。徐冰的幽默,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他真正要表达的,是他的思想。荒诞只有在煞有其事的严肃中,才能得到最完全的表达。

例如《天书》。从1987年到1991年,徐冰花了整整4年时间,亲手刻出这4000多个“字”,开始一天最多也只能刻三四个,但徐冰乐在其中,因为这也是艺术的一部分。“《天书》好像带着面具,它非常吸引你去阅读,却又拒绝你进入,你想知道为什么,它又不告诉你,这是有荒诞性的,而我做得越认真,它的荒诞性就越强,艺术的力度就越强。”徐冰说。

2004年,徐冰凭借《何处惹尘埃》斩获当今世界艺术界最大的奖项ArtesMundi奖。“9·11事件”发生后,徐冰收集了世贸大厦倒塌留下的尘埃。制作作品时,徐冰将尘埃吹到空中。24小时后,尘埃落定,展厅的地面上,灰白色的粉尘显示出两句中国七世纪的禅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除了这个作品本身,当时墙上还贴着几张照片,说明徐冰是怎么把尘埃从美国带到英国的。法律限制尘土从一国带到另一国,徐冰便把尘埃当做石膏粉,翻模做了个小雕塑,雕塑的形状是他女儿的洋娃娃。小娃娃被带到英国后,再磨成粉末。徐冰把这当成一个调皮的钻空子游戏,却很严肃地表现了当今世界的状况:人们总是试图从隔离中寻求安全,然而真的如此吗?恐怖渗透边界,然而纪念这一悲剧的尘埃却被阻拦。这是如此荒谬。

如徐冰所说:“我不停留在玩笑和幽默本身。”他希望他的作品是可以让人“进入”的,是亲切、好玩、甚至享受的。然而当观众进入作品时,会觉得这件作品是不同的,有创造性,对思维有真正启示。

作品要发出自己准确的声音

徐冰说话不快,声音柔和。在你面前一站,如果没有那头比一般人稍长点的头发,你很难把他和艺术家联系在一起。

 

 

他最常穿的一件深色外套,已经穿了十几年。右肘磨出了个洞,他拿到街边的小店,花十几块钱补上。那副成了他标志的圆形黑框眼镜,边上也有磨损。他给杂志拍照片,去央视录节目,也不换装扮,就这么上台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平和,和徐冰打交道,你不会有距离感,更不会有自卑感,哪怕你对当代艺术一窍不通。

更重要的是,徐冰会告诉你,以让观众看不懂为深刻的艺术,是很多人的误区。

他会向你讲杜尚的故事。杜尚是西方现代艺术里程碑式的人物,当年,他把小便池作为艺术作品放在美术馆,提出“艺术和生活一样”的主张,轰动一时。然而此举也让他给艺术家留了一个特殊身份。杜尚把小便池摆在展台上,就成为艺术作品,价值连城,如果一个普通人把小便池摆在那里,估计会被赶出去。

徐冰说:“所以,艺术家的特殊身份,让现代艺术在这样一个悖论的关系中发展。今天不少艺术家对解释作品负责,但对作品本身不负责任。”

一名艺术家对徐冰说过,搞当代艺术,如果展览不出效果,就把作品放大1000倍,比如把一个杯子放得很大,就会是一件震撼的作品;如果放大了还不行,就做1000个杯子;再不行,就把杯子涂成红色;还不行,就把灯光搞得特别亮。

这段讽刺十足的话让徐冰印象深刻,它点到了现当代艺术的弊端。徐冰一直认为,艺术家拿出去的作品不应是耸人听闻,而应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所以,徐冰可以把“9·11事件”的尘埃带在身边两年之久——在他没搞清楚可以拿它干什么之前。

“9·11”发生后第三天,徐冰在纽约下城收集了那些尘埃。当时,他并不知道收集它们有什么用,他只是有种感觉,觉得它们包含着关于生命、关于一个事件的信息。直到两年后,徐冰读到那句著名的诗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灵感瞬间击中了他。

与徐冰的其他作品相比,《何处惹尘埃》异常简单。它最主要的材料就是那包尘埃,徐冰只需要把它们吹到空中,让其自然落地,最后撤下预先铺好的字模即可。

然而就是这部形式简单的作品,为徐冰赢得当代艺术界的最高奖项。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能为作品蕴含的深意所震撼。霜一样均匀的粉尘覆盖的展厅,宁静、肃穆,但这宁静却给人一种剌痛与紧张之感:哪怕是一阵轻风吹过,“现状”都会改变。今天的人类需要认真、平静地重新思考那些已经变得生疏,但却是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需要崇尚和追求的?什么是真正的力量?不同教义、族群共存和相互尊重的原点在哪?这不是抽象玄奥的学者式命题,而是与每一个人活着相关联的事情。

好的作品,自己就会说话。时间,就应该花在让它们具备自己说话的能力的过程中。

 

 

也只有在这时,你才能多多少少感受到徐冰柔和外表下的另一面。他在设计作品时,有着严格的尺寸比例。他去美术馆看制作中的作品,只要觉得哪点不对劲,掏出尺子一量,实物肯定和设计差点尺寸,哪怕这个差异微乎其微。

每每这时,徐冰就要和负责制作的人“矫情”半天。别人觉得高一点矮一点没关系,徐冰就认为这个重要。他会告诉别人,他当时受到的素描训练、版画训练,每一环节差一点整体效果就会差很多。

为此,徐冰有了完美主义者的名声——换种语境理解,也许就是挑剔。

但是,谁让他制作的是自己的思想呢?每一个思想,都要有完整真实的表达。文学家靠写,演说家靠说,而艺术家,就要让作品发出自己的准确的声音。

社会主义背景的艺术家

2008年,徐冰又一次颠覆自我。彼时,他已是第一流的艺术家,影响力遍及东西方。在这样的巅峰上,他却正式接受教育部的任命,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这让艺术圈大跌眼镜。在艺术圈里,学院就是保守的代名词。崇尚自由、独立等概念的艺术圈把艺术学院称为庙堂,把自己称为江湖,两者对立明显。如今,徐冰作为江湖中的“英雄”,却回归庙堂了。

其中原因部分和徐冰的中央美院情结密切相关。30多年前,徐冰在版画系学习木刻技法,李桦先生(著名版画家)就坐在对面,徐冰刻一刀,李桦就点下头。至今,徐冰仍然“怀念这种幸福,像有种气场,一下子把两代人的节奏给接上了”。

如今,轮到他成为先生。

他游走西方18年,熟稔国际当代艺术的话语体系。他熟知社会、艺术和市场的规则。有他在前面带路,学生们会心安。

但是,却不能模仿,不能依靠。

他反复告诉学生们,你们最应该具有的,是创造力。

“像我当年一样,去画素描,画石膏吧。这种枯燥的训练,可以让你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你获得的,将是容纳、消化各类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执行的能力。这种态度,不仅能让你们成为艺术家,更重要的是让你成为一个高水平的人。”

艺术家的自由、散漫、叛逆,在这些话里无影无踪。人们感受到的,是勤奋、扎实、谦逊、自省。这不像艺术家,却好像是传统的劳动人民。

人民、社会主义、传统、当代艺术……或许很难让人理解,但正是这些词融合在一起,让徐冰成为今天的徐冰。

徐冰从来没有否认自己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背景。如果不是来自东方,徐冰或许不会那么快地引起西方艺术界的关注;而早先接受的传统的学院教育,也让他始终与当代艺术系统保持距离,以免落入其中的窠臼。

 

 

更重要的,是自小接触到的艺术教育,在他心中树立的理念: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要为人民服务。

艺术为人民——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最根本的理念。徐冰深谙于心。他反复向人强调这一土得掉渣、似乎带有宣教色彩的口号。然而这却是他真实的信仰。

199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徐冰用新英文书法写出的条幅:artforthepeople(艺术为人民)。条幅挂在大街上,随风飘动。它清楚地标明了徐冰的出身与背景。

他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下过乡,插过队。最早为他赢得广泛声誉的,就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的系列木刻版画《碎玉集》。尽管他长发及肩,在西方艺术世界游刃有余,但最初的艺术教育的背景和思想在他的创作中却日益清晰。

“现在看来,对我的艺术创造有帮助的,是民族性格中的内省、文化基因中的哲学观与智慧和我们这代在中国大陆长大的人、整体经历的寻找社会主义道路的方法与经验,以及与西方思想的碰撞。这构成了我们特有的养料。”徐冰说。

他的《地书》,用世界通用的图画标识写就,全篇无一个文字,却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去思考: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实现在文字前的平等还有多远?他的《凤凰》,粗犷凶猛,却让人在财富爆炸的年代感受到劳动的尊严。他最新的作品《桃花源的理想就一定要实现》,用中国山水画的形式,在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首都伦敦描绘出世人向往的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之境。作品名称,恰恰来源于极具象征意义的《桃花源记》和《国际歌》中的“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要实现”。

如今的中国社会让他振奋。每一天都有奇迹在发生。中国社会深刻而广泛的变化,为艺术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素材宝库。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用艺术的语言,表达出宏大变化的方方面面。

他希望学生们记住,艺术家要懂得如何处理艺术与社会、时代的关系。处理这个关系的技术高下,决定了艺术价值的高下。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艺术回馈于生活。紧紧抓住时代,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有无限创造力的艺术家。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