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借《赵飞燕玉印》谈文物真伪评定(图)

借《赵飞燕玉印》谈文物真伪评定(图)

2014-04-16 10:02 文章来源:仲威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历朝历代重量级文物的收藏,何尝不是“专家”与“土豪”两拨人在玩。一旦买进,若发现问题,当然不能说破,因为比金钱更重要的还有脸面。出路只能一条,那就是再悄悄地去找更大的下家出手,因为文物真伪从来就是下家说了算的。一轮又一轮的转手就此接替上演,同时,假冒文物的安全系数似乎也在不断提升,因为盲从是人类的天性。

上海图书馆藏“汉婕妤妾赵玉印”拓片并题跋 

日前,笔者在上海图书馆碑帖拓片整理中检得一个卷轴,打开一看,画芯中央钤有一枚鸟虫篆的玉印。印蜕的正上方有郑文焯题注曰:“汉婕妤妾赵玉印”六字,印蜕四周另有郑文焯题记三则。

 

 

郑氏题记之一:

考《汉书》永始元年四月封婕妤赵氏父临为成昜侯,六月丙寅立皇后赵氏。汉制后玺金螭虎钮,是印则未为后时物也。“婕”作“緁”,足订班书。老芝。

“婕妤”是汉代皇宫中的女官名,位似上卿。郑文焯在此不仅提出此枚玉印的主人“赵婕妤”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成帝妃子——掌上美人赵飞燕,还指明此时她尚未封为皇后,故印文仍为“婕妤”。又因印文“婕妤”刻作“緁伃”,眼明心细的郑文焯还特意指出“婕”字的不同写法。

郑氏题记之二:

印为估客何伯瑜以五百金售于潍县陈簠斋先生,此本即从其曾孙理臣见贻,兼获摩挲累日。玉如截肪,温润泽手,想见七宝屏间九华扇底玉颜玉质,同一色也。鹤道人记于沪渎。

原来此汉代玉印为金石大家陈介祺(簠斋)旧藏。郑文焯在陈氏曾孙处,不仅亲见此印,还曾上手把玩多时,同时又获得钤印(印蜕)一枚。郑文焯题记时,虽未注明具体时间,但其“记于沪渎”四字,还是透露出大致时间段,应该在民国初期。因为辛亥革命后,郑氏移居上海,以行医为生,兼鬻书画以自给,民国七年(1918)去世。此处,笔者还得再加一个注脚,那就是,相传旧时欲得陈介祺所藏“赵飞燕”钤印,非白银十两莫办。这恐怕就是郑文焯将此枚印蜕一题再题的原因吧。

郑氏题记之三:

印径汉虑俿尺一寸三分,凫钮纯白,钮旁有朱斑半黍,缪篆四字曰“緁伃妾趙”。《汉书》飞燕、合德皆为婕妤,是印未定谁所佩者。自道光初,为仁和龚定庵所得,乃考定为飞燕物,谓末一字为鸟篆,故知隐寓其号,为说载文集中,名所居为“宝燕楼”。

史载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一同入宫,都曾被封为“婕妤”。因此,郑文焯此处故作严谨,指出“婕妤妾趙”印章,姐妹两人都可适用,并最终将考订此印属于赵飞燕遗物的功劳,让给了龚自珍(定庵)。郑文焯还追加补充说明“婕妤妾赵”之“赵”字为鸟篆书,暗寓“燕”字,说的还真是有板有眼。此外,龚自珍曾在昆山筑楼三层,最上层即藏赵飞燕玉印,并起名曰“宝燕楼”,足见其对此枚玉印的珍视。

交代完画芯中郑文焯题记后,细心的读者或认识篆书的朋友,或许就会看出此枚印蜕的印文并非“婕妤妾趙”,而是“緁伃妾娋”,虽然“婕妤”与“緁伃”互通,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四字印文中暗寓“燕”字的关键一字“趙”字,却变成了“娋”(音shao)字。一字之差,此玉印的主人就可能要易人,其价值当然也就要天差地别了。

先不论印文究竟是“趙”字还是“娋”字,此处,还是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枚玉印的流传收藏过程,以便接下来的讨论。

 

 

相传,此枚玉印最初为宋代驸马爷兼画家的王诜珍藏,彼时就被断定为赵飞燕的遗物。元代,曾入藏顾阿英金粟山房。明代,转归严嵩、严世番父子,严氏籍没后,此印重新流出,又经项子京天籁阁、华氏真赏斋、李日华六研斋等珍藏。清代,再经钱塘何梦华、秀水文后山、仁和龚定庵、道州何子贞、南海潘仕成、高要何伯瑜、潍县陈介祺等人递藏。

历经宋、元、明、清的无数鉴藏家的传承后,这枚“赵飞燕玉印”就以其稀见、印美、流传有绪而成为堪比传国玉玺的国宝级文物了。

入民国后,张学良将军曾经要送赵四小姐一份特殊的礼物,指明要向陈家后人购买这枚赵飞燕玉印。因为赵四与赵飞燕均姓赵,又都是美女。其次,赵四当时还是张学良的秘书,也算是有官职的人,因此,这枚“婕妤”女官印就成为最适合赵四小姐的礼物了。但是,九一八事件随即爆发,日寇侵占东北,面对国破家亡,少帅深感愧对家乡父老,如果再耗费重金来购买赵飞燕玉印,就要背负“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骂名,因此购印之事就此作罢。此印也就最终落入徐世昌大总统之弟徐世襄手中。1949年解放后,徐夫人将此枚玉印售予故宫博物院。

入藏故宫后,玉印的漫长而离奇的流传过程得以宣告终结。同时,此枚玉印主人系“赵飞燕”的神话也就此打破。因为经故宫博物院的研究人员释读印文后,最终确定为“婕妤妾娋”而非“婕妤妾趙”。

正写到此处,调皮捣蛋的宝贝儿子大声嚷嚷:“爸爸快来看啊!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节目正在播放专家与土豪比试功夫呢!”我训斥道:“去!去!什么风暴,气旋的,大人正在写东西呢,小孩别闹。”儿子只得失望地走开,但他口中念叨的“专家”与“土豪”一词却留在耳际。对呀!不就是这个理吗!历朝历代重量级文物的收藏,何尝不是“专家”与“土豪”两拨人在玩吗,看看上文所列“赵飞燕玉印”的历代藏家吧,大家心中自会明白许多。有关文物收藏的历史,现代与古代又何尝不是惊人地相似啊!在这点上,我们不能厚古薄今。

但是,笔者马上又觉出问题来了。经手“赵飞燕玉印”的众多藏家们,在数百年间,从来就没有人看出是“娋”字,而一再误读为“趙”字吗?一直要等到解放后故宫的研究人员才出来纠正冤假错案吗?显然不是,我想这一文字问题恐怕连“土豪”也会看得懂,不要说是像陈介祺这样的著名专家了。为何要一同“指鹿为马”呢?

难道一生好赌的龚自珍收藏此印,并营造“宝燕楼”,就是为了日后的筹集巨额赌资吗?难道陈介祺是要显示其大藏家的身份而真的耗费五百金吗?难道郑文焯已经看出“婕”与“緁”的不同,会漠视“娋”与“趙”的区别吗?如此种种,太多的为什么,今天无法解说。

现在,就让笔者来尝试揣测一下古代藏家购买“赵飞燕玉印”的心态吧。对于名家大腕来说,“赵飞燕”的知名度,正好符合他们的身份和收藏趣味。其次,前面已有众多的赫赫有名的大家鉴定与递藏经历,真伪还会有问题吗?当然不会!买!但是,一旦买进,若发现问题,当然不能说破,因为比金钱更重要的还有脸面。出路只能一条,那就是再悄悄地去找更大的下家出手,因为文物真伪从来就是下家说了算的。俗话说得好,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有胆有钱我怕谁。你不敢要,那就归我,这么好的独一无二的炒作题材,拱手让人,傻呀!一轮又一轮的转手就此接替上演,同时,假冒文物的安全系数似乎也在不断提升,因为盲从是人类的天性,一切的怀疑此时都变成了多余。

 

 

再者,文物圈的朋友与专家们大多会当面奉承,因为反正好话人人爱听,且惠而又不费。议论者也绝少敢站出来大声嚷嚷。因为,万一,保不齐,自家也会摊上同样有争议的文物,此时最怕曾经与人结仇,最怕有人出来抬杠。再者,古人一般信奉低调就能迎来和谐,因此,旧时文物圈中高调张扬者绝少见。只有赚钱才是硬道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的。

这或许就是古人收藏“赵飞燕玉印”的心态吧,那么,现当代的藏家对此又作如何考量呢?现在,就让我们回到卷轴上,回到吴湖帆的题跋上,来看看他的识见与态度吧。

卷轴天头书堂,留有1955年初冬吴湖帆的题端:

汉婕妤妾赵玉印,潍县陈氏旧藏,鸿士兄以原蜕印本属题,乙未(1955)初冬,吴倩。

看来,吴湖帆为好友孙成(鸿士)藏品题跋时,也是顺着郑文焯的鉴定意见走。难道他也没有看出“娋”字吗?不会吧!因为吴湖帆虽然是画家,但他也是位金石碑帖收藏家,家藏印章印谱、锺鼎彝器拓片无数,自己也会刻印,不该释读为“趙”字啊!

笔者正有些失望,但等到读罢画芯下截吴湖帆的浣溪沙题词后,所有的一切都明白了。吴湖帆词曰:

宠贮文房籍自珍,汉宫回舞楚腰身,掌中飞燕玉精神。

妾娋鸳笺迷粉黛,秘辛鸿爪认脂痕,相怜佩解茝夫人。

吴湖帆题词的下阕首句为“妾娋”而非“妾趙”,早已巧妙地将正确的答案隐藏在其中。同理,显然历朝历代藏家、专家、土豪也都看出了“赵飞燕玉印”的真相,只是不忍点破罢了。一旦说破,那就大煞风景了。文物收藏界里从来就没有天真的小孩,只有没穿衣服的皇帝。

再往下看,吴湖帆题完浣溪沙后,显然还意犹未尽,又在其后补注一行:

家藏汉茝夫人白玉印,今归庐陵周茝。吴倩。

吴湖帆居然还钤盖上这枚“茝夫人”印章,看得出他当时十分心满意足。“庐陵周茝”又是谁呢?她就是周炼霞,吴湖帆的红颜知己。看来此时的吴湖帆同样陶醉在美人与印章中,丝毫不受印文“妾娋”还是“妾趙”的干扰,仍然自娱自乐。■

(作者系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编注:“趙”系“赵”字繁体。)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