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上海人为什么排队看展

上海人为什么排队看展

2014-06-04 09:54 文章来源: 新周刊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在上海,要想引观众来排队看展其实不难,大师、大展两个关键词,足矣。

上海这座算得洋气的经济中心城市,从去年开始弥漫出艺术中心的芳香气息,西边的沿江地区作为一块久未开垦的黄金宝地,在西岸双年展、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西岸音乐节的一轮轮袭来中迅速崛起,又在哄闹中步入春暖花开的2014年。

很快,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这两家民营美术馆的国际化建筑里,笃悠悠地预备着上半年面世的开馆大展,也预备着接待馆前排队的人龙。

2010年,艺术家叶永青见到世博会上为《清明上河图》排队的人龙,曾经感动得要落泪,但如此几次之后他突然意识到:上海人的长队中并没有蕴含着对艺术深深的爱,而是蕴含着对名气深深的爱。他们在美术馆前排队,跟在奢侈品店前排队的心理动机是一样的。

为了看一眼莫奈,上海人把购物中心刷成了美术馆。

上海人有排队看展的传统,黄浦江两岸的未来式风景曾是上海世博会的活动地带,排队参观的疯狂兴致,波及到每个家庭的妈妈、阿姨、外婆……她们更有兴趣逐个收集国家馆的印章。仿佛如此一来就踩遍了世界,相似的兴奋也存在于上海人孩童记忆里的“欧罗巴”或“环球乐园”。印章意味着用忧虑追赶认可,小小一枚印煞是感人!

今天,各地购物中心悲惨萎靡的表征,是营业额必须依靠餐饮业来支撑。而政策方面的利好消息,使得以生活美学覆盖地产形象的营销策略如鱼得水。准备了多年的香港新世纪地产在去年渐渐找到了旺场的门道。淮海路太平洋百货对面,萎靡已久的商场正式改建更名为K11购物艺术中心——理念:艺术、生活、设计、美食。

地下三层的艺术展厅颇有盖过美术馆风头的趋势。随着和巴黎东京宫的三年合作契约启动,一个引进40幅莫奈原作和少量生活用品的文化展览,已经于几个月前便不断预热。操作这个项目的文化公司天协文化其实已是老手,大概是吸取了前年世博园区“毕加索”项目收益不佳的教训,此次的火爆场面证实:人流量和消费习惯决定了这类型项目的命运。

 

 

文化项目毕竟以获利为目的,起码要保证获益的安全线。K11以数据显示:仅仅是进入B3层的每日客流量,就足以盖过美术馆。此外,与正转型大走数字媒体战略的ELLE杂志的战略合作,确保了上海市民这段时间手机客户端的关注度。

购票排队在所难免。但K11告诉你:不用担心寒风中的瑟瑟发抖,生活美学照顾到你的细枝末节。银行窗口取号方式,容许你估量着时间去各层照料好自己的胃、购置各种Q萌小物。每个楼层的号码器告诉你:你的名次排序始终在视野之内,放心购物吧。

“底部有水!不要触摸灯泡!不要拍照!观看30秒!”

相对花尽心思、赶超学术的购物中心,不远处,人民公园里的老牌民营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Shanghai)深深了解:一线的艺术,本身是巨大的品牌资产。在DIOR大展之后,草间弥生布展极度密集的回顾展,几个月来,天天排长队。仅看最多互动的作品《洁净之屋》——用圆形彩色贴纸各处随意贴——俨然被覆盖成谋害密集恐惧症患者的凶案现场。

每日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外,排队人群几乎绵延至它所在的人民公园入口。每人50元的门票恰好提供一家三口的休假节目。这位波点女王总能引发排队狂潮,之前在切尔西的大卫·茨维尔纳画廊(DavidZwirner)展出,观众雨中静候近3小时亦是风景一道。

上海当代艺术馆一楼,高大敞亮的大厅安置多个红色波点球体(《波点偏执》),欢乐的布置被轰隆的队伍搞砸了情绪——呼朋唤友,与志愿者唠嗑。耳边间隔重复的“请不要拍照”机械化地赶着队伍前移。经过重重线缆和麻木移动后,观众被允许进入屋子待上片刻,在《无限镜屋——灵魂波光》里,志愿者录音机一样地念叨:“底部有水!不要触摸灯泡!不要拍照!观看30秒!”

很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StationofArt)就要迎来2014年度的第一个大展,这次来的是日本建筑大师筱原一男。展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必须知道他很出名。

你一定注意到了,在上海,要想引观众来排队看展其实不难,大师、大展两个关键词,足矣。

除了砸钱的大策划和“啤酒炸鸡”引发的韩国街排队热,就连市井小店也有招数让上海人排队。

艺术场馆繁荣兴起带来人潮汹涌的个例增长是必然,在自贸区这块经济疾速滚动的洋气热土,几乎每一处文化项目都有可能促发一条人的长龙。除了砸钱的大策划和“啤酒炸鸡”引发的韩国街排队热,就连市井小店也有招数让上海人排队。

 

 

外地同行来上海进行美食考察总会问起:“你们上海有家饭店叫‘赵小姐,不等位’是不是特别牛?”这个号称不等位的小饭店其实是一个25平方米左右的邻街老居室。与其说不等位,不如说是不定位,故而嘴馋得心心念念的你就街边吹风吧。某电视台主持人老板的个人号召力,美女主持探头一笑,让你等到心慌也心甘情愿。

除了“赵小姐”,要排队的还有肇州路合肥路街口的“耳光馄饨”。据说隔壁“长脚汤面”的长腿阿叔已然靠着每天夜间卖面条的红利,把子女送去国外留学了。

但凡坐着公交车路过南京西路、淮海中路这两大繁华路段,总能看到某些老字号,譬如说光明村的熟食、三洋百货店的鲜肉月饼、乔家栅的糕团,不问老中青,一排长队是历久风景。沪上每日5点后,老上海总归要去华山路上的静安面包房,列队等候两元一包的蛋糕边角料。倒不是说要夺这区区两元的实惠,重要的是老上海耗得起这般优雅的日落时辰,此时此地的快感实非置身油烟扬起的街边能够体悟的。

合肥路一带的孤立蹿红,是伴随着大众点评网的客户习惯而编织起来的效应。在非上海客人眼中,这乃是真心味道十足的上海。其实,上海人比较清楚:这个地区的居户乃俗称的“两万户”——自建私房的代称,属生活条件困难的户口聚集地。没能赶上世博会的拆迁致富大潮,燃烧雄心的“小生意大噱头”看来是信息工具时代抛来的第二春。于是,开着跑车的富二代、奔命社交的不下班族、自由的SOHO一族,不必苦恼深夜去哪里宵夜,无论身份档次,排队就是最平等的抉择。

虹口篮桥路段多年来打磨出一排奇异的未来感建筑,最近,北外滩国际航运中心的大门终于面对东大名路敞开。几百米之隔的远洋宾馆对面的闲置空地瞬间凸现一座“提篮桥文化艺术产业园”。

毗邻高贵冷艳的悦榕庄顶层天台,遥望黄浦江对岸东方曼哈顿式的银行楼群,犹太人故居边的某条排档街,一家卖豆浆、油条、瓷饭、豆花的小铺忽然间炉火旺红了街口。每晚10点起,集结壮观的排队大军。缘何夜半吃早点?原来是因为“这里竟然有Wi-Fi”!小摊的灯箱上赫然标注“请关注某某的微博”。几个自媒体链接的人际网络,就足以呼朋唤友占满路边所有的圆台面。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