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时2014春拍力推的“中国重要私人收藏专场”,让委托人中国收藏家张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整个专场推出的作品虽然只有8件,但他将此视为自己12年艺术收藏经历的总结。而刚刚落槌的拍卖结果也不负众望,8件作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达5623.5万元人民币,成交率为100%,获白手套专场。
中国艺术市场前几年一度流行“艺术投资”,近年来随着行情调整又回归“艺术收藏”,而张锐的成功被他自己归结为“以藏养藏”的艺术消费观。
“私人收藏专场”展现经历与情感
匡时从张锐的800件艺术藏品中精挑细选8件作品,分别来自8位颇富盛名的当代艺术家,除了最早在市场上崛起的“F4”张晓刚、王广义、方力均、岳敏君之外,还囊括了市场常青树罗中立与周春芽,再加多年来受到追捧的赵半狄与王兴伟,作品都是他们的早期代表作。
比如《被批判的伦勃朗》是王广义“大批判”系列的开篇之作。2004年收到法国马赛博物馆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展的邀请,王广义将此画送展,回国时正好张锐拜访王广义工作室,就被其收入囊中。“这完完全全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图式,因为这是我们在"文革"的时候到处可看到的宣传画。”张锐说,“当这样熟悉的图式被艺术家作为一种波普艺术形式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总觉得它和我的生活、和我的记忆是有关联的。”
而张晓刚的作品《血缘—大家庭:同志》,在张锐看来是“把整个一个时代浓缩在一个大家庭里”。对他而言,那个时代的记忆应该说是非常清晰的:“当时我几个姐姐都到了内蒙兵团,有的到了外地工作,全家聚少离多,只要是回来一个姐姐,全家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赶紧到照相馆去照相。所以我见到这个作品的时候,确实回忆起我童年的生活,回忆起那个时代整个中国人生活的面貌。”
家庭美术馆式的购藏
张锐回忆,他的收藏始于一个“打包”交易:他钟情于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作品,结果张给他介绍了一位当年买过自己重要作品的买家。张锐当天就通过朋友找到了这位买家,把他手中的21幅画“一次性全部收藏了下来”。其中就包括这次专场推出的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同志》,还有罗中立的《吹渣渣》。这次机缘开启了他整个当代艺术收藏的历史。
为了抢到自己心仪已久的名家名作,张锐也在拍卖场上与众买家举牌竞投。如这次上拍的周春芽《黑根一家—男主人》,是2004嘉德秋拍的封底作品,当时被他以19.8万元拿下。而赵半狄的《鹦鹉和扇子》,也是在嘉德的大拍上竞得,成交价高达96.8万元,这也是他在整个拍卖中买得最贵的一幅画。
不过,中国当代艺术于2005年起大幅飙升,市场价格逐渐提高,张锐也随之改变收藏策略。他给自己划定了一条底线,超过两百万元的作品就放弃。这样一来,张锐的收藏也不再瞄准那些价格较高、业已成名的中国艺术家,他把目光转向了当时还处于市场洼地的亚洲当代艺术,包括日本和韩国艺术家如草间弥生、村上隆、奈良美智等人的作品。并瞄准了装置艺术。
张锐在收藏装置艺术中采用的“定制”手法。在他看来,装置艺术在战后才普及,与从美国开始流行新的建筑形式LOFT有关,也与美术馆空间有关。他向艺术家私人定制,针对具体的空间创作能与空间对话的艺术作品。“选择作品时,我考量的第一要素是作品摆在什么位置。”他透露,其收藏中最大的一件装置作品有13吨重,“几乎不要去想有二次转让那回事,买卖都费劲。我更主张从实用性的角度,装置艺术的最初,就是和空间的一种关系。”
艺术消费,介于收藏与投资中
进入得早,转向也早,张锐的收藏可谓占得先机。尽管其中有人脉与机缘的因素,但与其善于学习与反思不无关系。他因此为自己独特的收藏方式提出了“艺术消费”的说法。他收藏艺术品的目标是建立家庭美术馆,让艺术品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样做既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品质,又无须为自己的收藏行为带来额外的负担。他同时认为“艺术消费”也特别适合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不同,当代艺术在美术史上还没有定论,许多艺术家及其作品也许会很火,但往往时过境迁就风光不再了。而他的收藏范畴却只限于当代艺术。
尽管如此,张锐的“艺术消费”,还是离不开“艺术投资”。“有许多不能转化为投资的行为,只能满足你自己的爱好,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那种消费行为就是自娱自乐,但如果能得到市场呼应,还有回报的话,恐怕就是人生的意外之得了,那是很高的享受。”
“一开始都不是为了爱好,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赚钱。这不但能说服你自己,还有你的家人。”张锐说道,“作为一种家庭现象来看,从投资角度最容易说服家庭成员,而从业余爱好的角度则很有可能会产生很多矛盾。投身艺术消费,往往离不开经济账。”
张锐表示,将来每10年会做一次总结,大致拿出8到10件自认为从学术到市场表现都还是比较积极的、能够带来回报的作品送拍,能让他的艺术消费计划继续发展下去,这就是“以藏养藏”。而在继续艺术消费的计划的同时他还决定在未来从事新的投资项目,结合艺术大众化消费,实现艺术的规模化、产业化、证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