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屈原投江与“爱国”何干?

屈原投江与“爱国”何干?

2014-06-10 09:30 文章来源:百家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屈原投江与“爱国”何干?

鄢烈山

国人已为“文革”中偷渡出境的马思聪先生平反,洗刷了倾泼在他身上的“叛国”污名,为什么不为屈原大夫摘掉强加在他头上的“爱国”帽子呢?这所谓的“爱国”与“叛国”,虽褒贬如隔云泥,“其道一也”:以是否宁死不离国土为标准。好比由同一条定理演绎出的两个推论,一个用肯定判断句式表述,一个用否定判断句式表述;定理既不成立,两个推论都应推翻。

这不是无事忙。两千多年前的那个独吟泽畔的屈原先生,虽不想管身后是非,但是斜阳古柳炎黄庄,负鼓盲翁未终场,慷慨激昂讲“爱国”,句句屈原是榜样!

屈原何尝以是否离开楚国作为判断人生价值取向高下的标准?伍子胥也是楚国人,为昏君楚平王所逼流亡吴国,在吴国为相,并借兵报楚王杀害父兄之仇。屈原无一辞斥责过他,倒是对他不幸的结局表达了“物伤其类”的深挚同情:“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即‘用’),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举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涉江》)

在屈原那个时代,贤能之士在“四海之内”(即今中国大陆)择主而辅习以为常。屈原何曾独怀偏执,认为只有诸侯国之一的楚才是覆载他的天地?在屡遭挫折、壮志难酬之际,他何尝未想过离开楚国去别寻明主一显身手?一部《离骚》,自“增(连连)歔欷余郁悒兮,哀朕(我)时之不当(遇)”,以后有一多半篇幅,都是描述他上下寻找出路的心理活动。结论是(“乱曰”):算了吧!既然楚国无人了解我,我“又何怀乎故都?”他之所以投江,并非要为谁殉葬,而是因为他对整个人世绝望了,不堪孤独感的重压。这在他的绝命诗《怀沙》里讲得很清楚:“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世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辞),愿勿爱(惜命)兮。”

 

事实上是到了本世纪,屈原才被戴上“爱国”的高帽子。在此之前,封建士大夫赞赏的是“他”的忠君,就像赞美“伍子胥”忠于吴王一样。“忠君”不行时了,于是有人给他换上了“爱国”的时装。(但郭沫若等人的借喻除外。郭沫若的屈原不是历史上的屈原,而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抗敌御侮情感的艺术再创造。)这种以宁死不离楚为标志的所谓“爱国”,揭穿了就是“忠君”,绝对地效忠。翻开我们的教科书,关于屈原的章节,篇篇不离“爱国”,但不知,假如屈原是个剧作家,成功地创作了新编历史剧《出昭关》,将怎样给他作操行鉴定?

何须加上什么美名,屈原才能垂范后世?万世辞宗不待言,他那种忠于理想和信念,心之所善九死不悔的坚贞品质,正如司马迁评价的:“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虽然有理论新星责备他把希望寄托在明主知遇上,缺乏“独立人格”,但“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直斥楚王的昏聩无信,比起当代的“娘打儿子”论者,毕竟奴性少得多!他直言敢谏,品格不仅高出宋玉、景差之徒,更远胜于当代那些卖论取荣、享用“歌德”专利的专家!

最后,我很惭愧地坦白:我反感把“爱国(实即愚忠)”的恶名加在屈原头上,也不一概反对出国,但缺乏“超前意识”,并不赞成彻底淡化国家与民族观念。据《深圳青年》杂志创刊号介绍,“第四代人”的特点之一,是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淡薄。不知“第四代人”能否帮助美国移民局的官员“更新观念”,说服他们取消在美居留、打工的限制,让我们都去分享他们的富裕,捞它一轿车洋货回来?

(原载《现代作家》1989年第5期,原题《为屈原辩诬》)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