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刚刚看到卢院长写了非常完整的稿子,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只是刚才结合上午看画的体会写了简单的几点。今天在这儿还是有一点感慨的,因为我研究黄宾虹着力不多,但是跟我的引路人有密切的关系,就是我的导师王伯敏先生,在八十、九十年代李可染先生、张仃先生、王伯敏先生三个人组成了核心的黄宾虹研究会,做了黄宾虹研究方面非常多的工作,现在三位先生都故去了,我的导师也在去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故去了。当时研究的兴盛,使得我们包括我的师兄洪再新等人在导师的带领下对黄宾虹先生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们不敢说有研究,但是有了深入的了解。我的学术生涯里有一块就与黄宾虹先生有了这样一种交集,所以今天在这里还是满有感慨的。
我的发言主要是五个小点:
第一,我觉得黄宾虹研究还远非显学。
刚才王平兄在开幕式上先生有讲到,跟五十年前或者三十年前比较,黄宾虹先生是热了,成了我们现在收藏、鉴定、研究等等的热门话题,但与他产生的贡献角度来说我们说黄宾虹研究远非显学。黄宾虹先生留下了众多的作品,这个作品包括了很多方面,但现在其实只是刚刚开始。从我自己跟先生编《黄宾虹全集》,包括受约编黄宾虹研究的文献目录,以及主编了一期《朵云》的黄宾虹研究专集来看,现在对黄宾虹的研究应该说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开始,跟原来寂寞的情形比较,黄宾虹先生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的进展,但是深入远远还谈不上。就以作品来说,像藏在浙江博物馆的六千件作品,大多数作品还没有机会出版,包括在出版黄宾虹全集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如果是把他全部收进去,那么,这个全集会显得同类型的作品太多,因为黄先生实际上做了很多作为画家所做的技法性的探索工作,梅花一画就两三百件,这两三百件作品看上去大同小异,都是他探索性的东西,那么这个全集里面如果说把两三百件都印进去,似乎不太合适,但事实上还有很多很多作品没有收录进去。包括我们早上看到的很多作品,在藏家手上,实际上很多研究者还没有关注、没有看到,里面有不少很有研究性的东西在,很多精品在。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说黄宾虹的研究还远非显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远非显学未必是坏事,刚才姜宝林先生也谈到曲高和寡,像黄先生这样的作品,要引起社会公众普遍关注,我觉得这也是不现实,或者没有必要,但是我们学界如何深入的进行黄宾虹艺术的研究,还是任重道远的事情,这是一个体会性的东西。
第二,黄宾虹艺术不容小视。
不容小视的因素就是黄宾虹艺术角度,我们说从书画艺术角度讲他涉及面非常丰富,不仅仅是我们现在一般看到的黑腻重厚的山水形象,而且他的白宾虹,他六十岁之前山水的面貌,他的花鸟、他的书法,特别是经文书法,这个价值都非常高,以他的六十岁之前的山水说,许多人还没有体会到他这个之前早期山水的形象。宾虹老师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甚至说到他最后高速的成熟是他晚年的七年,但是他又是高寿的人,那么说到六十、七十,甚至之前的山水画,它的价值何在?许多人忽视。包括像中国美院的一些老师觉得看到他早期山水的时候,有些老师说的狂妄点,会说这些山水来考现在的本科都有问题,太小视。包括今天我们看到展览会里面有一些六十岁左右的作品,那种成熟的程度,达到的那种高度,远非现在山水画家能做到的,就是说黄宾虹如果没有晚期的绚烂,他之前实际上在山水画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当然作为他这样超一流的人物来说,他晚期的绚烂奠定了他在画史上可以说独一无二的地位。所以我也是感受性的建议,或者提议我们的画家也好、书法家也好,或者研究者也好,不要简单的把黄宾虹只定义为大器晚成的晚年形象的一个黄宾虹,他其实一生的艺术价值都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去学习、效仿。这是第二个体会性的东西。
第三,黄宾虹远非书画家。
这个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共识的,黄宾虹先生如果说能达到他的大器晚成,跟他一生的经历密切相关,曾经金戈铁马过的人物跟一般的人是不一样的。我们说皇家有皇家气、贵族有贵族气,那赵佶笔下的那种皇家气势绝对不是一般的艺术家能够企及的。今天讲到赵佶,我开玩笑说,谁到赵佶那个份上都亡,但是换谁都做不到他的书画成就,如果他放在康熙盛世就是文武全才的皇帝,只不过他碰到那个不幸的时代,可怜不幸做君王,所以他成了亡国之君,但是他与生俱来的从小受到的教育,他生存的环境、养成的皇家之气这是其他人没有办法企及的。黄宾虹其实有什么呀?有金戈铁马之气,跟辛弃疾那种经历是有相似的,抗金过的辛弃疾,才有后来他词壇那种能够夜竹之声那种词,黄宾虹早年那种经历决定了他决不是一个仅仅以书画谋生的人物,他其实是与世做书画家,就像与世做诗人一样,所以要从全面的角度,从他为人处事、从他的生平、从他的内在修养等等各方面角度来研究黄宾虹,这才是真正能够研究黄宾虹。所以现在仅仅以书画家来研究的话,往往只得到了他的皮毛,而未能深入其中。
包括这里面小小的插曲,也不要简单的以书画价格来评价黄宾虹。虽然十五年前我就跟很多藏家说黄宾虹的价格肯定会飞涨,希望他们收藏,包括我现在也告诉藏家们,如果你还想收藏,继续收藏黄宾虹,还该涨、应该涨。但是价位、价格决不是评判他优劣的唯一因素,涨与不涨是市场的事情,好与不好是我们的事。所谓我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书画家们、真正有眼光的人应该了解他好跟不好。至于价位,有些所谓价格很高的可能很差,反过来黄宾虹没有价位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的作品差。所以第三个体会,我想黄宾虹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而不仅仅是书画史或者书画家来做研究的。
第四,黄宾虹之可学与不可学。
所谓可学与不可学,黄宾虹可学什么?学他对美的精神,学他的内涵,这个就像邓椿、郭若虚他们讲到中国画的时候,讲到气韵生动这个不可学,气韵生滋,表面上不可学,但是董其昌转了一个弯,气韵生滋不可学,但气韵生动也有可学处,哪里可学处?就是那二句大家现在都很熟悉的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黄宾虹可学的,我们应该学的,是他那种为人处事、做学问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思想,不可学的是什么?不可学的恰好是他的书画技巧。因为黄宾虹是一个个人风格极为强烈,由于他的一种特殊经历,以及他学养各方面的因素所达到了他这样一种书画的成就。这是我讲的第四点。如果学其皮毛那往往可能南辕北辙。在一定意义上,像黄宾虹、潘天寿先生这些个人风格非常强烈的艺术家恰恰是不可学的。现在学黄宾虹风格的越来越多,也是好事、也不是好事。说好事,跟大家原来重来不学黄宾虹,现在终于知道黄宾虹有一定价值、有一定影响这是好事,但是说他不好的事,是越来越多的人学黄宾虹,其实是把黄宾虹学坏了、学糟了。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要学学齐白石当时所说的学我者死。可能黄宾虹先生没有这样的态度提出这种思想,但是我想学黄宾虹先生如果只是学他的所谓外在的笔墨,那是不能的。开玩笑说学黄宾虹的黑密重厚,学不好就长满了草。
第五,中国文化精神的再建立。
中国梦首先应该是中国文化之梦,中国文化重建中国才能够真正重建。从这个角度来说,在黄宾虹研究的时候经常会涉及到黄宾虹到底有没有取法西方的问题。我个人看法,在现代社会,你如果说完全跟西方的无关、跟现代社会的准则无关,谁都做不到。就像我们在座的,你不可能永远穿你的汉服、吃你的中国餐等等,哪怕吃你的中国餐的时候,其实你很多时候已经都不地道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全回避或者说跟西方完全隔离已经不可能。但是黄宾虹是一个真正从传统中来的人,他多次谈到的跟西方那种对比关系,其实只要我们领会了就能知道,他其实是告诉大家中西艺术总会大同,这个大同不是我们以西方人为学习的对象,而是西方人将以中国的精神为学习对象。他举的例子,像孔德每次到中国来的时候,如何喜欢中国的艺术,看到中国文化精神的东西。
所以他并不是以西方所谓的绘画技法等等融入自己的绘画中去,而是以中国最传统的唐宋人的,尤其宋人的艺术为核心,走出自己的路。而这种路走出以后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反而是最传统的黄宾虹最能够得到西方人的承认,就像当时喜欢黄宾虹绘画的人首先是傅雷、陈叔通这些留洋出身,对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印象派艺术非常了解的人特别喜欢他的作品,因为在里面自然不自然的或者说自觉不自觉的有了中西艺术共通的地方,让西方人感受到中国传统那种艺术里面核心的最优秀的东西。所以现在许多学者总是扩大了黄宾虹对西方艺术的这种吸收的程度,在我看来这个是不合适的。就是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黄宾虹,他当然会以西方艺术为参照,当然会看到西方作品的画册等等各种东西,把适当的东西糅合进去都没有关系,但是他内在的核心的东西是中国最传统的东西,这样才有黄宾虹,这样才有黄宾虹自己的艺术面貌在里头。
黄宾虹——秋山晴霭
这是我根据上午看画的时候得到的几个随感,在这样一个国际会议上跟大家共享,我自己觉得非常惭愧,按理是应该有一篇像模像样的论文在这里宣读才好,在这个之前,因为我不太了解会议的整个流程,所以我没有做更多准备,只能请大家原谅。谢谢大家!
毛建波,浙江义乌人,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批评家、艺术学学科建设与美术教育研究专家。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处处长、研工部部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中国思想与绘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理事,杭州市文史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