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勒姆小镇
塞勒姆是美国马塞诸塞州的一个小镇,人口不过4万多,距离波士顿24公里,坐火车大约半小时的车程。小镇虽小,却极富传奇。1620年9月6日,著名的“五月花号”轮船从英格兰的普利茅斯出发,搭载着清教徒前往位于美洲新大陆的马萨诸塞普利茅斯殖民地。1626年作为港口的塞勒姆城初建,此后这里成为北美对外贸易,尤其是与中国进行贸易的一处重要港口。
塞勒姆小镇至今保存着大量17~19世纪的历史建筑物,颇有欧洲风情。小镇中心有一座显眼的米白色现代建筑,这是西方历史最悠久,也是当今美国最具活力、最富创意的博物馆之一——迪美博物馆(PeabodyEssexMuseum),它创建于1799年,已有215年的历史。博物馆与小镇的发展一脉相承。
1783年9月3日,美英签订《巴黎和约》,北美13个州脱离英国,正式成为独立的国家。这个新诞生的国家在欢庆胜利的同时,又不能不面对国内的经济困境。1784年美国独立的第二年,美国商人迫不及待地开辟中美航路,寻找对外贸易出路以解决经济上的困境。同年2月22日,“中国皇后号”商船驶向中国,成为中美贸易远航的第一艘商船。船上一行43人,载着人参473担、毛皮2600张、羽纱1270匹、胡椒26担、铅476担、棉花300多担。8月底抵达中国广州黄埔港。当第一批美国商人来到广州口岸时,他们看到帆船如林,古黄埔港一片繁荣的景象。
1785年5月15日,满载中国货物,其中包括红茶2460担、绿茶562担、瓷器962担和大量丝织品、象牙扇、梳妆盒、手工艺品的“中国皇后号”回到纽约。投资12万美元购得的中国货品,当即销售一空,利润高达3万多美元。参加首次与中国直接贸易的人都获得巨大利益。首航的成功把美国商人的视野吸引到东方,对华贸易逐渐成为美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连只可乘5人的帆船都跃跃欲试想到中国装茶。美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中国热”。
在《中国皇后号》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1784年12月28日,“中国皇后号”自广州返航,于1785年3月9日下锚泊在开普敦,逗留了5天,约翰·格林船长在那里遇到了另一艘美国商船,来自塞勒姆的“大土耳其号”。“大土耳其号”的船长莫格索尔回到塞勒姆后,对船主德比详细讲述了从格林船长那里打听到的“中国皇后号”的开拓性成就,引起了德比的极大兴趣,18个月后,当格林船长带领“中国皇后号”第二次到达广州时,他在黄埔古港再次遇到了“大土耳其号”。可以说,莫格索尔那次在开普敦与格林船长相遇中搜集到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促使塞勒姆的商人参与了后来的对华贸易。
在独立战争期间,塞勒姆镇是158艘武装民船的庇护港口。塞勒姆的武装民船俘虏了444艘敌船,超过了殖民者在与英国的第一次战争中所俘敌船总数的一半。塞勒姆的商人通过这种海战开发出了大大超过战后海滨贸易所需的船运能力。塞勒姆的船主们手中有了操纵自如的强大船队。在中美贸易中,塞勒姆的商船占到了绝大多数。在塞勒姆的鼎盛时期,海员与船主统治着这座城市。他们是这里的大人物,塑造着该城的工业和风貌。在塞勒姆的市议会中,总是有一些退休的海船船长,该市一度选举了一位海船的退休船长出任市长。这些人把甲板上带咸味的空气带进了议会的会议厅。
塞勒姆的码头上总是高高地堆积着来自东方的货物,有印度的香料和棉布,有中国的茶叶与丝绸。塞勒姆的商人们谈起合恩角(位于智利最南端),好像它近在咫尺;他们还能讲述马达加斯加与黄金海岸的奇异故事。哈里艾特·马提诺说,当时在塞勒姆的任何一个人,都会给你讲一段广州人的轶事,或者给你描述一下社会群岛与夏威夷岛的景色。
由远航的船长们成立的东印度海洋协会(EastIndiaMarineSociety)于1799年建立了一个旨在陈列“自然与人造奇观”的博物馆,这便是迪美博物馆的前身。除了市民教育之外,这些来自南海和亚洲的物品也向公众展示了航海者们四海行走的经历。1804年,东印度海洋协会将其博物馆的规模扩大,并延请米切乐·弗勒斯·科恩(MicheleFeliceCornè,约1752~1845)在三块壁炉遮板上绘制了反映南美、非洲和亚洲等地风景与人物的景象。其中一个是南非的好望角,一个是南美的合恩角,另外一块绘制的则是中国广东工厂的情景。前两幅情景似乎在暗示只有“航行到好望角或合恩角如此远途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东印度海洋协会的成员,而另一幅对中国情景的反映,则说明了他们对世界的周游以及美国作为独立的贸易国家的巨大成功。海员们通过建立博物馆的形式,将关于世界的知识转化成了视觉形式传达给这个地区的人们。
迪美博物馆中国与东亚艺术部策展人王伊悠博士介绍:迪美博物馆收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80万余件艺术品、文物和标本,在北美洲博物馆中排名第三。这些藏品从未在中国展出过。这里珍藏了世界数量最大的中国19世纪老照片收藏,近1万幅。还有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中国外销艺术品收藏,瓷器8000件、绘画近6000件、金银铜器1200件,以及大量漆器和家具。
迪美博物馆
在迪美博物馆参观,会发现曾经的航海家和贸易家带回来的物品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它们集中体现了航海时代东西方贸易往来的物质成果,特别是17~19世纪中国、日本、印度等地为欧洲市场生产的出口产品,最为全面丰富。
在中国的物品上常能发现对中国广东情景的反映。有一幅约作于1805年的清代中国人物肖像画,画中人物是林则徐广东禁烟的得力助手李致祥,画家是活跃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专事油画的广东画家史贝霖(Spoilum)。史贝霖应该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一位画油画的画家。有关他的文献资料表明,他一开始是在玻璃上绘制油画肖像而崭露头角。现存最早的一幅玻璃肖像画上是用英文写的标签,署名“史贝霖于1774年10月画于中国广州”。由此推断他的艺术生涯可以上溯到18世纪60年代晚期。
清代广州西画之所以能异军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样一批出色的肖像画家的本领。史贝霖的肖像画赢得了西方顾客的青睐。约翰·米雷斯(JohnMeares)在他1791年出版的《1788至1789年从中国到美国西北海岸航行记》中这样写道:“史贝霖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画家,或许是这个庞大帝国这一领域上仅有的一个。”因此,18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许多由中国人绘制的各种西洋画,大都归在史贝霖的名下或称为“史贝霖画风”。
19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广州外销画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一群杰出的中国早期油画家。他们留下了一大批有相当水平的画作,而他们原来真实的中文姓名,大多没有留传下来,后人所知道的只是他们制作外销画时的英文名字。这些英文名字又大多以Qua(呱)传世。人们根据其英文名字的音译,把他们称为新呱、林呱、庭呱、煌呱等等。“呱”是“官”字的近音,这是当时的外商,特别是广东十三行内的洋人称呼中国外销画家的习惯,主要是为了方便他们的记忆及称呼。而这个“呱”,亦随着外销画的流行而发展为画店、作坊的名称。
当时广州绘制外销画的一位名家关联昌被称为“庭呱”,西方以及香港有关的研究者认为,他可能是史贝霖的儿子。迪美博物馆现存一张关联昌约1855年所作的纸本水粉外销画。
《庭呱的画室和店铺》这幅画,画面用色鲜艳,详细描绘了当时画匠工作的场景和画室的陈设。在迪美博物馆的藏品中既有产自中国又供当时中国社会消费的艺术品,也有产自中国,结合西洋主题和技术,用以满足欧美市场的外销品。于是在上世纪70年代,时任迪美博物馆策展人克罗斯比·福布斯(H.A.CrosbyForbes)提出将这些外销品命名为“亚洲出口艺术”,这样一个新的分类法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在西方观众的眼中,这些物品是通往东方文化的另类窗口。迪美博物馆现任总策展人何琳达(LyndaHartigan)说:正是这样的一种结合造就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这种结合也是迪美能够提供给观众和研究者的独特视角。
迪美博物馆的藏品除了早期的建立者从海外带回外,后续的馆藏一部分来自收藏家的捐赠,一部分是私人或机构捐赠资金后,由博物馆根据自身需要购买的。王伊悠很高兴地告诉我,不久前查阅馆藏档案,发现了第一件入藏的中国艺术品,一件清代的石质弥勒佛像,这是1800年威廉·沃德向东印度海洋协会捐赠的。在这里“捐赠”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
在博物馆内有一个特别展厅,展示着科普兰夫人(LammotDupontCopeland)的外销瓷收藏,这也是对收藏家的致敬。在70年代的时候,时任迪美博物馆馆长的彼得·费奇科(PeterFetchko)看到了一篇科普兰夫人关于外销瓷的文章,这篇文章让大家对外销瓷领域有了新的认识。不久后,有幸第一次见到了科普兰夫人,并参观了她的私人收藏。
科普兰夫人的收藏缘起于一对粉彩大象,这是她的外祖母在1858年收到的结婚礼物,之后科普兰夫人从外祖母那儿继承下来。1937年她开始了外销瓷收藏,随着藏品的不断买进,科普兰夫妇希望有地方能陈列他们的收藏品,并进行永久的保存。夫妇俩最初想捐赠给中国贸易博物馆,然而不幸的是,1983年科普兰先生去世,贸易博物馆也被迪美合并。恰巧,迪美有专门的亚洲艺术展厅,于是科普兰夫人将藏品捐赠给迪美博物馆,并一直展览至今。
科普兰夫人收藏的外销瓷非常罕见精美,它们主要是在17~18世纪末期制造的,以人物和动物为主,这些都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除了跨文化的影响外,当时世界正转变为全球贸易的格局,是特殊的时期。这些人物及动物的制作,可以看到当时亚欧两地的宗教、装饰以及用途的不同。
出口的瓷器,大部分由景德镇制作,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开始在景德镇生产,广东上彩。事实上,瓷器在货仓里的比例很小,大概只有6%,与茶叶比较,茶叶大概占到72%。17~18世纪运输记录上对瓷器的描述非常模糊,只有运输瓷器的数量,对于瓷器的预定,只用吨数计量,货品的名字用分类的方式标注,比如“普通”,“有用”,“便宜”,普通餐具占主导地位,不管什么公司预定都以此做记录。1699年有一个货仓包括24.2万件瓷器,其中3200件有镀金。运往丹麦的三条货船上,有52.5万件瓷器,大部分是盘子和杯子。贸易公司认为做这些瓷器是不赚钱的,利润少得可怜。1779年1月21日有一封信写给东印度公司,表明欧洲的瓷器已经能做到很好的质量,不要再采购中国的瓷器,并开始征收高额税费。1791年12月7日下令不准再进口中国瓷器。
但是中国生产的高档艺术品的交易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东印度公司高层、运输公司的长官和员工会进行私下交易。人物瓷只占很小的部分,私下交易买卖都是成套的带有家族徽章或特别设计的茶具、餐具,以及出口的家具,银质品、壁纸、纺织品。1634年和1645年颁布两条法令,到1681年再次颁布法令,防止走私。在英国,私下交易的物品如果进行二次交易,必须在拍卖中出售,这样东印度公司就可以抽取利润,东印度公司对买卖东西存储也要收取费用。在1703年的3月和4月,一次私人贸易中,有72万件瓷器,里面包括数量庞大的动物和人形瓷器,大部分都是德化瓷器,多数都卖几分钱,最贵的4英镑。
迪美博物馆一年大概会有6~8个特别展览,规模和性质都不太一样,何琳达介绍:一般会有两到三个是超大规模的,一般说超大就是展览面积大概在1000平方米。展览的性质有两种,一个是我们做主办,然后去其他地方巡展,还有一种是我们承办。我们每季度都会有关于展览主题的会议,每个策展人以最简练的方式陈述自己想进行的展览主题,我会根据当下的具体情况来确认哪些可以继续,哪些放弃。通过的展览主题可以进入到每个月由评估委员会参与的会议。评估委员会的成员有馆长,负责运营的副馆长,公关部、教育部以及负责筹款的发展部的主任,大家从各自部门的角度评估展览的价值。
现在迪美博物馆在美国大力推广中国文化艺术,引领中美文博交流合作。2003年皖南民居荫馀堂开馆,从在中国拆迁到在迪美复原建成,历时7年,耗资1.25亿美元。2001年,迪美还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紫禁城的神秘世界——北京皇宫的珍宝特展”。2010~2011年,迪美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再次合办了乾隆帝倦勤斋的展览,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地巡展,引起了轰动。事实上,迪美博物馆代表了中美商贸与文化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