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孟宪义:绘画重在继承文化血脉(图)

孟宪义:绘画重在继承文化血脉(图)

2014-06-25 12:30 文章来源:今晚经济周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孟宪义绘画重在继承文化血脉

孟宪义绘画重在继承文化血脉

在“书家”、“画家”遍地的今天,像画家孟宪义这样耐得住寂寞的书画家实为少见,也实在难得。他用30余个春秋锤练笔墨,修心悟道,画作追求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明丽高雅,清彻幽渺,笔墨空灵,构图简约疏朗,阐释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美学理论和人文思想。

求取生动淡雅风

作为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先生的弟子,孟宪义最早接触的绘画形式并非中国画,而是西方的油画,后来他渐渐意识到油画并非本土文化,学习油画看不清发展方向,最终决定学习中国的传统艺术。孟宪义说:“天赐机缘,1982年我遇到了霍春阳先生。霍先生对中国画以及中国花鸟画有独到的研究,在他的影响下,我走上了花鸟画的道路,跟着先生学了30多年”。

孟宪义笔下的花鸟画给人一种灵动静雅之感,这与他对中国画内涵的深刻理解不无关系。孟宪义介绍说,中国画讲求“六法”,而“六法”之一便是气韵生动,这就要求画家笔下的笔墨痕迹生动、活泼。“一幅画不能出现死笔、死墨,一旦出现就是败笔。前人提出,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经过多年的绘画体验,我认为,墨分五色应该是一笔之中墨分五色,当水运载着墨在宣纸上流动时,所有的墨色就会出现变化了。这时,墨色的变化非常生动,同时构成画面物象的线条要有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必须有弹性,一旦解决了线条的弹性和墨韵的流动,也就意味着笔活了、墨活了。同时画面构图也需要有气场运行。在构图的开合上、画材的安排上解决气的运行问题,要舒气,而不可团气、悖气或散气。画中要有气的往复流动,让观者感到生命力的存在。越简单、洗炼的画面,包含内容越多,画作水平也就越高。沈石田的画很简约,霍春阳先生的画也很简约,而且内涵丰富,言简意赅,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绘画能表现一个人的情操、文化水准和道德修养。”孟宪义说。

 

 

朝闻道承文脉

恩师霍春阳先生的很多思想点拨都让孟宪义在绘画道路上受益匪浅,“读书可以让人修德、修心,变得有学养、有文化。中国画应该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而这种文化血脉的形成需要多年的读书积累和情操陶冶。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绘画能够承载文化,画家用绘画语汇将对客体的认识和人的精神诉求表现出来。历来兰草一直是画家笔下的重要题材,兰草不张扬且姿态朴素,花朵虽不艳丽却有种沁人肺腑的清香,号称王者之香。这种秀内惠中的优秀品质,代表了君子作风,所以画家们爱将兰草作为君子的象征表现在画面上。”孟宪义说。

孟宪义用古人的四句话总结了对绘画的认识:1、“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2、“兴教化,助人伦;测幽微,穷神变”;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4、“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这四句古语的内涵深刻:第一句话是苏轼的两句论诗名言,因为儿童受到生活经验与知识范围的影响,看画只能看到形的似与不似,而认识不到形以上更深一层的思想意义,这种见地是不可取的。绘画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层面的,这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第二句话‘兴教化,助人伦’。这句话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强调的是绘画的社会文化功能,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意义。经过绘画的陶冶,人们有了教养、文化,就懂得了道理、人伦。‘幽微’和‘神变’都是道的含义,人们通过绘画对道体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有些画家肤浅地认为,写生就是外师造化,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画家仅仅是再现模仿,而不是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那绘制的画作多是肤浅的。画家最终要达到的境界是唐代司空图在《诗品·雄浑》中所说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超脱于物象之外,而得其精髓,意境超脱。”孟宪义说。

孟宪义简介

孟宪义,字庸宜,号六然居士,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家学渊深,幼好丹青,临池不辍。转易多师,终归于霍春阳先生门下,1987年正式拜师,蒙恩师导引得晓绘画意理之堂奥。30余年来潜心笔墨修行,研习绘画理论,推敲章法立意。又得书画鉴定大师刘光启先生言传身教,受益匪浅,画艺日进,独步层楼。

孟宪义的作品多次在北京荣宝斋及京津等地参展,发表于报纸、杂志等刊物,被多家媒体报道。画作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还被中央电视台、广州白云机场及众多书画爱好者、收藏家收藏。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