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揭秘民间书画院泛滥背后的利益链

揭秘民间书画院泛滥背后的利益链

2014-06-27 16:10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近年来,各种书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少书画爱好者变身“院长”“理事”。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民办书画院以“振兴国学”之名行赚钱之实,抬高书画作品价格,导致书画市场鱼龙混杂。“野鸡书画院”是如何充斥市场的?“中国网事”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书院画院坐地起“院长”“理事”满天飞

“本来只是一个书画爱好者,不知道加入什么书画院,现在以副院长自居,非要送我字画,还说升值潜力大,真是无语。”北京市民陈先生这几天一直为是否把一位微信好友拉入“黑名单”犯愁,“一天要在朋友圈里发十多幅自己的书画,都被他刷屏了。”陈先生说。

无独有偶,书法爱好者“玉观音”在中国书法网上抱怨说,“前两天接到一个电话,称是某机构招录副院长,我说不必了,没过两分钟又一电话打来,还是此机构,称又招理事,真是好笑,刚招完副院长,又缺理事了,且把文件发来大家一辨真假。”

记者在百度地图上搜索关键词“书画院”,搜索结果“红”遍大半个地图。数据显示,北京市有158家书画院、郑州44家、南京42家、济南36家……

“这肯定不是全部数据,你再搜搜国学院、美术馆,数量肯定翻番。”山东省一位知名画家说。他说,现在成立书画院门槛很低,虽然一些民办书画院对促进国学传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很多都是“野鸡书画院”,成了制造“院长”“副院长”的“摇篮”。

“现在见面递名片,不是‘院长’就是‘主席’,要么就是‘理事’,搞得多有艺术造诣似的。”有网民调侃道,“书法没复兴,书画院先振兴了。”

少数“为理想”多数“搞钱忙”

“书画院兴起确实促进了传统文化复兴,但这些‘野鸡书画院’危害不小。”文化部一位官员在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直斥其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这位官员说,近年来,国内书画市场行情看涨,老百姓收藏投资需求增大,不仅大量知识分子爱好收藏书画,普通群众中也有相当大的收藏市场,“在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购买字画挂中堂的习俗,一些农民甚至愿意花上大半年的收入购买名家书画。”他说。

 

 

正是看到这一产业的商机,一些书画爱好者甚至“纯骗子”开始合伙注册公司,自封为“院长”“主席”。还有一部分老板,本身并不懂行,为了提升文化品位,成立个书画院,然后招聘几个画家、收购一些作品去撑门面,造成书画品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他们的推销方法不外乎几种:在媒体上打广告、电视上混脸熟、自费搞展览、出作品集、跟企业家搞联谊、带上作品上门推销,最近就连电视购物上都开始卖画了。”山东画院一位负责人详解其中的“生意经”。“好多企业家对书画作品不太了解,经不住他们的死缠乱打,就被忽悠了。”

“书画艺术产品是好是坏没有统一标准,这就降低了伪大师的入行门槛。”这位负责人说,这些“院长”“主席”的水平有限,行家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上当受骗的往往是普通民众。

“野鸡书画院”岂能泛滥成灾

针对书画院乱象,各地文化部门也曾开展过整治,但收效甚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书画市场鱼龙混杂,已经导致国内书画艺术品饱受诟病,亟待加强整治。

“再不管不行了,丢人都丢到国外了。”山东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告诉记者,过去有很多国外人士收藏当代书画家的作品,但现在一些“院长”大笔一挥,动辄几分钟就出一幅画,造成国内书画品质量良莠不齐,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诟病。

记者调查发现,造成此类“野鸡书画院”“伪院长”“伪理事”泛滥现象,“门槛低”“监管弱”是主因。据了解,当前申请组建民间书画院的手续非常简单,个人申请仅需提供身份证、照片、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等等,对于资金和场所证明要求不严,甚至还催生了专门的代办公司。与此同时,由于缺乏严格的注册备案和管理制度,整治“野鸡书画院”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依据,呈现出无法可依的窘境。

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打击此类乱象,政府部门除了加强监管,还应及时放权,让行业组织发声自律,实现二者合力。

“这些人就是看到书画品有市场、少鉴定的现状,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文化市场执法。”涂可国说,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书画院注册登记的资格审核,严格实施准入和退出机制,避免鱼龙混杂。

还有专家建议,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书画协会等行业组织的力量,将其纳入行业协会组织,政府部门加强引导,使其“自律”“自净”。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