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将一本文学书籍看完,到底收获了什么?这是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昨天,市育才小学六(2)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丁巍玮,告诉了我们答案:让学生写读后感,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幅图画,抑或几个优美的词句等等,这些都是收获,“润物细无声。”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很重要。每个月,丁巍玮老师会安排学生阅读文学书籍,并要求写读后感,办成手抄报或个人小报。在看完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后,班上男生彭彦植不仅写下读后感《诸葛武侯PK司马仲达》,还用笔在旁边画上一幅“孔明北伐地图”,图文并茂,很是详实。
“孩子们在阅读中,会有所思考有所想法,没必要用大篇幅读后感来表达,只要是和文学书籍内容有关的想法,都可以。”丁老师认为,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不一样,对阅读的兴趣也不一样,在孩子这张“白纸”上,需要家长和老师正确引导,给予鼓励。
孩子阅读什么样的文学书籍,更加贴近生活和学习?丁老师的方法是,结合课本,进行扩展。课本上有作家萧红的《夏午》,其摘选自文学书籍《呼兰河传》,就推荐孩子们看《呼兰河传》。课本上有作家林海音的《迟到》,就推荐看《城南旧事》。将文学书籍和课本同步阅读,除了有“趁热打铁”的效果,还可以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丰富生活,培养阅读的好方法、好思维,养成愉快阅读的习惯。
记者胡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