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南京艺术学院反战歌剧《秋子》国家公祭日前公演

南京艺术学院反战歌剧《秋子》国家公祭日前公演

2014-09-16 13:25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中新网南京9月15日电(记者泱波)15日,被称作中国歌剧“肇始之作”的《秋子》复排仪式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这部作品在告别舞台近70年后,将于今年12月12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一天)在南京紫金大戏院免费公演。

《秋子》的剧情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1938年4月,《大公报》刊载了一则题为《宫毅与秋子》的报道,讲的是新婚刚刚三个月的日本青年宫毅,被当时的日本政府征兵派往中国,不久其妻秋子也被蒙骗到扬州当了随军“慰安妇”。夫妻相认后悲痛欲绝,双双于扬州瘦西湖边悲愤自杀。1939年,剧作家陈定在《群众周刊》上看到了同样的文章,随即以此作为素材,写成了同名剧本《宫毅和秋子》。后经臧云远、李嘉作词,黄源洛作曲,最终于1941年完成歌剧的创作,并改名为《秋子》。

1942年1月31日至2月6日,《秋子》在重庆国泰大戏院(今和平电影院)完成首演,在当时文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在随后的四年里,《秋子》相继在重庆、成都、昆明、遵义、南充等地公演了52场,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但在此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秋子》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一部几乎被遗忘的经典。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歌剧《秋子》总监制张承志教授介绍,在学界,《秋子》是“中国近代第一部采用西方大歌剧形式创作并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歌剧作品”,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艺术水准和美学价值一直备受推崇,这不仅体现在其高水平的唱词创作和音乐创作上,也体现在独具个性的叙事视角上。与大多数反战题材作品不同的是,《秋子》没有采取脸谱化和全盘丑化日本人的做法,而是选择从一对日本新婚夫妇深受战争苦难的悲剧性角度切入,用他们的悲惨经历控诉战争的残酷和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暴行,让观众认清了真正的战争元凶。当时的创作者们正身处在遭受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践踏的中国,能表现出如此强烈而又不失理性的反战思想,实属不易。我们选择在‘国家公祭日’前夕上演这样一部作品,即是为了强化人们对战争灾难的历史记忆,也是为了宣扬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时代主题。”

该剧导演、南艺教授钱态表示,“最近还在看纪录片《1937·南京真相》,这次排演就是为了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宁。这部戏呈现的是侵略者在被侵略的土地上,发生的侵略者自己的事,用四句话概括,1,反对战争;1,呼唤和平;3,尊重人性;4,捍卫人类的尊严。”

据了解,此次南京艺术学院复排《秋子》,集结了南京艺术学院最优秀的创演力量,所有演职人员将全部由该校师生组成。由江苏省音协副主席、南艺客座教授崔新编曲,著名艺术评论家居其宏担任艺术总监。南艺教授、声乐系副主任王玉健、男中音歌唱家候蔚,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曹琳担纲主演。曹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高校中的声乐老师,她将在专业上传承老一辈艺术家的表演灵魂,还要更多地刻画剧中人物这种对于新婚丈夫的思念,对于战争的控诉。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