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组图)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组图)

2014-11-11 15:31 文章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读一篇古文,看一遍必不如抄一遍。画也一样,临摹一过,则其峰峦渲染,树石安排,乃至一点一画,都直接地予我们以新的启示,累积这时候的失败,即是他日的把握。”

痴迷石涛,取名“抱石”就是因为深爱石涛的画作

1904年,傅抱石出生于江西南昌一贫苦家庭。虽家境贫苦,但异常勤奋好学,后因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而被一个人赏识,这个人正是当时艺坛的大人物徐悲鸿。1933年,在徐的帮助下,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研究部学习,攻读东方美术史与工艺、雕刻。1935年,傅抱石回国后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并于1942年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画展上,傅抱石以独特的山水画风,引起了各方关注,声誉遂大振,逐步奠定其在画坛上的地位。

综观傅抱石的绘画艺术,特别是他的绘画题材来源,则极具有代表性。正如他自己归纳,一生绘画的主要题材有四类:一是撷取大自然的某一部分,作画面的主题。他进一步分析,中国画无论人物、山水、花卉,本来是重写实的,这在画论或若干名作上都有充分的证据;二是构写前人的诗,将诗的意境移入画面。他认为,这是自宋以来山水画家最得意的路线;三是营制历史上若干美的故事。在此,傅抱石特别声明,这是人物画家一条主要的路线。四是全部或部分地临摹古人之作。傅抱石喜欢临摹,一方面,可以为其画史画论的研究提供帮助;另一方面,画家最忌变成无缰之马,信笔挥洒,自以为是;最后,他指出,观摩名作,只能达到画面之表而不能深入其里。他以读古文为例,“读一篇古文,看一遍必不如抄一遍。画也一样,临摹一过,则其峰峦渲染,树石安排,乃至一点一画,都直接地予我们以新的启示,累积这时候的失败,即是他日的把握。”

 

 

然而,最为艺坛所了解的事是,傅抱石是个十足的石涛迷。而他亦因深爱石涛的画作,更将其名改为“抱石”。他曾透露,多年来不曾离开研究石涛的影响,“当我擎毫伸纸的时候,往往不经意又触着了他。”[3]对此,在总结现代模仿石涛的绘画大家时,刘墨细数道,石涛迷有傅抱石、张大千、黄秋园、石鲁四人。“如果按照传统的神、妙、能、逸的划分方法,则傅抱石为神品,张大千为妙品,黄秋园为能品,石鲁为逸品。”对此,刘墨认为,傅抱石是最接近石涛画的画家。[1]但黄苗子指出,他的作品绝不是依样画葫芦地模仿石涛的笔墨,而是从石涛的创作道路中取得借鉴。

领悟到蜀地神韵,四川山水成就了一代山水画名家傅抱石

若要理解傅抱石的激情绘画风格,自然要追寻它的形成地——四川。可以说,四川的山水成就了一代山水画名家傅抱石。他本人在其著作谈中国画中,也谈到了四川对他的影响,“我没有入川以前,只有悬诸想象,现在我想说,画山水的在四川没有感动,是在辜负四川的山水。”

 

 

应该说,傅抱石的勤奋及刻苦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在谈到四川山水对其个人绘画的影响时,傅抱石自述,以金刚坡为中心周围数十里他常跑的地方,确是好景说不尽。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随处都是画人的粉本。因此,刘墨和陈传席均认为,身在四川期间的傅抱石,因领悟到了蜀地山水的神韵,而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为什么这样讲呢?刘墨分析,四川山川秀丽,因气候湿润而植被茂密,处处可见森森郁郁的气象。远远望去,没有山石,看不见树干,除了茂密的一团浓绿之外,什么都看不见,简直无从下笔。传统的点线皴擦,不能很好地体现四川山水。而在这种情况下,傅抱石创造出了“散锋笔法”。刘墨进一步指出,这种“散锋笔法”扩展了毛笔的表现力,使毛笔不仅仅停留在中锋、侧锋上面,而是变化为发展为勾、抹、刷、揉、擦、弹、挑……既处处着意,又处处意外,在可控制与不可控制之间保持了一种表现上的张力;同时,又对传统绘画中的弱项,如水、雨、浪、雾、湿润的空气等的表现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因此,刘墨表示:“依我看来,傅抱石最好的作品都是产生在上世纪40年代,如《潇潇暮雨》、《万竿烟雨》以及大量的人物画。人们对他的赞誉也都集中在这个时期。”而他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作并不为当年的艺术圈所理解。傅抱石曾讲道,许多朋友批评说,拙作的面目多,几乎没有两张以上布置相同的作品,实际这是造化给他的恩惠。这使他为适应画面的某种需要,而不得不改变一贯的习惯和技法,如画树、染山、皴石之类。

陈传席亦认为,傅抱石的画到了四川一大变:他有师法传统的基础,有日本新画风的启发,加上蜀地山川的熏陶,他的精神充裕了,他的风格成熟了。不过,与其他名家不同的是,傅抱石的绘画属于典型的“激情派”。他的自述和见过他作画的人都说他作画先是喝酒,喝完酒抽烟,然后才提起大笔在墨盘中蘸满墨,运足气,在画面上刷刷几下,然后左盘右旋,一股气势就出来了。而陈传席又直言,傅抱石的激情是有根基的,他是学美术史的,又读了很多哲学和历史书,修养和胸怀自然都不一般。[2]

傅的人物画一生未有太大改变

如果说上世纪50年代前,傅抱石的绘画靠激情和后天的勤奋而有所大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生活环境发生翻天覆地转变后,带来的却是其晚年艺术上的深深遗憾。刘墨指出,自1955年起至傅抱石去世(1965年),这十年,他的绘画风格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其作品丧失了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

谈及这一变化,刘墨分析,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出于画家本人的变化,“在具有现代意义的独立自由的‘我’与‘现实’之间,他(傅抱石)倾向了‘现实’;外出写生也不是‘对景造意’,反而随身带着《地貌学》一类的科学书籍以备查览。”何谓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刘墨认为,首先就在于摒弃描绘自然万象的形似,不迷惑于表面上的华美,以抉取更为内在的、更为深入的实在本质,进而捕捉寄寓其间的精神意义,在表现的物象中尽致地将艺术家之感性、激情、灵悟及其他的精神活动,略无爽失地传达于艺术形式之中,钩深而致远。傅抱石早期的画,好处就在于纯净;不论墨色有多重,有多密不透风,都能有这种纯净。

 

 

刘墨表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中,傅渐渐地失去这种精神了。傅抱石早在创造“散锋笔法”之时,画已不纯净,这种“散峰无法像中锋那样画出坚挺耐看的线条,故显得琐碎,不能纯净。”刘墨认为,傅抱石在晚年,时时和外物牵合在一起,牵合得越多,就越不能自由;越不能自由,就越不能纯真,因而画里有很多显得不纯净,傅抱石正是在此时丧失了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1]

陈传席还指出了傅抱石人物画的弊病:傅的人物画,一生都未有太大的改变。1945年画的《柳荫仕女图》和1965年所画的《湘君涉江图》,不但用笔差不多,而且脸形、发饰、衣着也都完全相同。其他人物画也都是这样。他的设色虽新,也仍离不开元朝法度,每每以淡淡的颜色一点即收。倘若天假民年,人书俱老,傅抱石必能再创另一风格的高峰。

问诊专家

刘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客座教授、文艺学博士

陈传席:当代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

黄苗子:著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

名家点评

在文人画里久已形成的用笔之柔、缓、慢,傅抱石全然不顾,而代之以迅疾和凌厉。黄宾虹所谆谆教诲的“平、圆、留、重、变”法则,在傅抱石这里也全然不见,他的用笔是如飞如动的,其情绪是豪爽奔放、激越热烈的。——刘墨

傅抱石的晚年生活可用一句话概括:全力创作,奔波全国各地作画。晚年的画风并无太大变化,只是用笔圆润多了,下笔变急猛为流畅,如1964年所作的《井冈山》和l965年所作的《中山陵》。——陈传席

傅抱石的山水画,和传统的山水不同,他注意到自然界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的变化,在他的作品中,春、夏、秋、冬,晴、雨、风、雪的表现,晨、昏、午、夜等光景的区别,都十分鲜明。

——黄苗子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