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玉剑饰:彰显男性气概

玉剑饰:彰显男性气概

2014-12-01 09:12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蒋卫东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目前所知,在青铜等金属剑的剑柄和剑鞘上,安装专门玉质剑饰的做法,可以追溯到西周晚期。春秋时期,玉剑饰已颇多见,主要为装配在青铜剑剑柄(茎)顶端的玉剑首,以及剑柄上的玉柄套、玉柄箍等玉饰。战国时期,玉剑饰更为流行,出现了由四种器类组合成套的完备玉剑饰,即装饰在剑柄顶端的玉剑首,分隔剑柄与剑身的玉剑格(也称镡),附于剑鞘中部用以贯穿剑带的玉剑璏(也称璲或昭文带),以及置于剑鞘下端部位的玉剑珌(也称摽)。而这四种玉剑饰集于一身的剑,亦被称为“玉具剑”。

汉代,承袭周秦以来崇尚武力的传统,男性时尚佩戴长剑,与之相应,玉剑饰风靡。首、格、璏、珌四种玉剑饰的型制和纹饰,都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玉剑璏,是汉代玉剑饰中体量最大和最具时代特征的器类。大都呈扁矮的长条形,顶面为或平或拱的长方形,两端常有显著不对称的卷檐,顶面下方有可供穿系的长方孔洞。纹饰集中在顶面部位,多为阴刻或浅浮雕,偶见圆雕及镂雕,纹样繁多复杂。除几何形的谷纹、蒲纹、乳丁纹、瓦沟纹、勾连云纹外,风行螭、龙、凤、熊等写实动物纹样。其中,母子螭以及螭与熊、凤等动物的组合,是西汉才出现的全新纹饰题材。

后世仿制汉代玉剑饰,多取剑璏,但汉代玉剑璏造型庄重而不呆滞,纹饰飞扬灵动,穿系的孔洞,也要比以后各朝代高大一些,孔洞上端常呈弯拱,不平行于底面。这些因素,成为鉴定玉剑璏年代的重要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佩剑习尚的消亡,玉剑饰已远不如汉代流行,形制和纹饰基本因袭汉代风格,极少创新,甚至出现了草率简略的现象。唐宋之后直至清代,玉剑饰更趋式微,偶有出土,也大多属于仿汉之作,造型纹饰流于形式,难以再现周汉时期的灵气。


责任编辑:李亮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