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迈阿密巴塞尔艺博会正式开幕,同时推出“公共”单元。“公共”单元位于迈阿密海滩柯林斯公园,由26件雕塑作品组成。在迈阿密巴塞尔艺博会结束后,这些雕塑将一直展出到2015年3月。2014年迈阿密巴塞尔公共单元的主题为“现场工作”,艺术家们也将走出工作室,远离博物馆及画廊,而将他们的作品搬到户外。
于是,对于公共艺术究竟是什么、公共艺术应该如何分配公共性与艺术性,以及它在中国的特殊现状等问题,再次引起了艺术家、设计师、批评家们又一轮的讨论。
公共艺术只有城雕+展览吗?
深圳雕塑院院长,当代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孙振华在评价新近落成于著名旅游城市北戴河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对接·启程》时提问:“在中国公共艺术的话语建构中,人们长期为一个问题所困扰:一方面,人们经常把公共艺术挂在嘴边,似乎公共艺术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另一方面,如果公共艺术不等于城市雕塑,那么,能举出多少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呢?”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公共艺术百花齐放、佳作频现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中国公共艺术集中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传统的城市雕塑,另一类是“展览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其实就是具备公共性的当代艺术和实验艺术。
在历史上,城市雕塑在凝聚城市精神、树立城市形象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然而现在,“城雕”一词几乎沦为贬义,成为品质低劣的代名词,也是公共艺术口碑恶化的罪魁。不少批评家都指出过,这一方面是从业者本身的创作水准问题,另一方面这已经演变为一场大型的金钱利益循环游戏。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段海康总结的很精辟:设计者往往为了将这个事情做成,人为地赋予了这个雕塑很多的含义和意义,中国这几年的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很多时候不是观众看不懂,而是观众看懂了但做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