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北岛等当代诗人手稿亮相拍场 诗歌手稿的价值争议

北岛等当代诗人手稿亮相拍场 诗歌手稿的价值争议

2015-01-15 09:39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诗歌手稿的收藏价值主要是从文学性角度判断,进入文学史的人,他们的一封信札、请假条、明信片都有收藏价值。”张成德认为抄写稿如果不是代表作,不是书法作品,收藏意义不大,就像新仿的古玩再好,也只能是工艺品,除非原作已经损毁或无法找到了。

  “在当时的年代,出版社的投稿可以退也可以不退,就看作者要不要,很少有人要,但有的作者很重视自己的原稿,投稿都是复印件,比如贾平凹此作家没有手稿保存的意识,莫言也说过自己的一些小说稿都点炉子烧了。”张成德说。

  此次上拍的海子遗作《九盏灯》原稿8.6万元成交,拍卖公司则举例证明来源清晰可靠,《九盏灯》写于1987年,距离海子辞世仅两年,原稿来自于诗歌民刊《一行》的编辑部,是属于诗人当时的投稿。

  也有业内人士对诗歌手稿拍卖的前景并不乐观,认为诗人手稿难以成为拍卖板块,顶多归属于名人手稿下的分支。况且诗人手稿的价值定位尚无参照,今后的流通性是未知数,收藏群体也非常小众,多为一些诗歌爱好者。

  不过,张成德认为,艺术品市场需要周期性,购买文学手稿的人一定有文学情结,或者曾经是文学青年,有的挂在家里欣赏,也有可能办一个私人收藏馆。“诗歌手稿拍卖市场还需要拉动,现在还远远不够,一场拍卖解决不了问题,艺术之间没有落差,手稿和书画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价值。

责任编辑:李亮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