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上海开埠后,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那正是上海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之一,开始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迈进。正是这种转变,让上海更早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并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当时的海派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意识、儒家的道统传承和士绅乡民传统思维,在欧美现代主义思潮、近现代工商业功利思想和移民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下,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业态,上海发展成为移民构成的多元文化融汇的新型城市。1949年以前,上海甚至成为远东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这就不难理解,艺术之火早已经在上海深种。从“海上画派”到当代艺术,上海一直走在潮流的前沿。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旧的文化传统虽然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改观,但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城市胸怀却得以保留至今。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腾飞,以及上海本地经济的长足发展,配合切实有效的文化产业引导和优惠政策的推出和落实,相信上海有足够的潜力在未来与北京,甚至是香港这样的老牌艺术品交易和文化中心。”孔达达说。
海纳百川,这让上海相比于国内其它城市,有了更好的融合度以及包容性,而在至关重要的话语权方面,上海也逐步开始了自己脚步。比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展的青年策展人计划已经粉墨登场,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首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也公布结果,中国赛区的苏伟获得大奖,英国的JoobinBekhard和中国的张涵露获得二等奖。从艺术的不同领域发展青年生态,给予青年更多的成长空间,建立自己的体系,发展并衍生出属于自己的文化脉络,这不得不说是海上文化独有的融汇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