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百年水彩画展:小画种却有大气象

百年水彩画展:小画种却有大气象

2015-02-03 09:27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中国水彩离生活更近

  在展览中可以看到,中国水彩发展到当代,艺术视野已十分宽阔,艺术观念也丰富多样,既有表达大主题、大场景的鸿篇巨制,也有描绘记录各种生活细节的精美小品。

  作为个案研究展示的水彩画家哈定,就创新了用水彩创作人物画的技法,特别是用水彩表现西藏人民的生活,改变了人们将水彩画作为“轻音乐”而不是“交响乐”的偏见。还有许多艺术家也在展览中呈现了不太为人所熟知的水彩画创作成就,如宋步云的水彩就曾被吴作人评价道:“宋先生画嘉陵江兼传其神态。我们虽未能见得李思训、吴道子的嘉陵江,然论江山云雾的气势,朝暮明晦的变幻,江岸滩头的各种景态……宋先生确不加自己的成见,客观地、忠实地描写,想来是不仅能无愧于古人。”

  “水彩看上去是小画种,但它同样表达和表现了我们社会宽广的胸怀,同样表达出一种博大的、丰富的美学世界。”作为策展人的范迪安,深深地感觉到中国画家一方面十分勤奋地探索,另外一方面也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才华,他们笔下的作品具有一种高雅、大方的品格,又多角度地表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更是把中国的水彩艺术概括为小画种、大气象。“大家都是在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后才会说起水彩、水粉等门类。由此看,水彩确实是一个比较小的画种,但是我觉得水彩是小画种、大气象。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这100年社会发展的历程,反映了中国艺术家为之付出的奋斗。其中一个奋斗目标就是把从西洋引进过来的绘画品种,包括油画、水彩、水粉等纳入到中国艺术的观念和技巧之中,两者相结合就是中西合璧。中西合璧不是不中不西,是把中国的艺术观念和技巧,吸收西方艺术的观念和技巧,形成新的体貌的艺术品种,水彩就是其中之一。名字还是叫水彩,但是它已经有新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和艺术技巧,这是非常不简单的,所以它是大气象。”

  在邵大箴看来,这些水彩画领域里的大艺术家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或者中国艺术所做出的贡献,不亚于其他大油画家、大国画家、大雕塑家。“中国的水彩画家在这100多年来,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用水彩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国人的生活。这同西方20世纪的艺术,走的是不同道路。西方20世纪的艺术道路是离生活更远了,中国水彩是离生活更近。而且水彩画里输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人的技巧,把中国水墨画运用到水彩画里,在表现语言上就有了与西方水彩不同的地方,这就是中国水彩对世界水彩画、世界艺术的一个贡献。”


责任编辑:李亮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