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华人摄影大师何藩:草根精神的歌颂者(组图)

华人摄影大师何藩:草根精神的歌颂者(组图)

2015-02-05 11:02 文章来源:外滩画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何藩于 1966 年终于开始从事实验电影创作,1972 年首任导演执导《血爱》,尔后作品先后入选不少国际电影节。何藩于 1966 年终于开始从事实验电影创作,1972 年首任导演执导《血爱》,尔后作品先后入选不少国际电影节。《离》获 1966 年英国 Banbruy 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浮世风情绘》获 1994 年德国世界电影年鉴“东方古典电影代表作之一”。然而好景不长,出于商业的压力,公司要求他转而拍摄唯美派艳情片,导演了《春满丹麦》、《长发姑娘》等二十几部作品。对此他也耿耿于怀,戏谑自己“为五斗米而折腰”。

  “我和布列松除了拍摄风格相似,遭遇也很像,他很爱电影,原来也想做导演的。但电影这个媒介,不能让他有更好的表现,摄影可以,所以他离开了电影圈。”何藩对此感同身受,“电影受到老板投资人、观众票房的压力,不能太自我表现。我曾经坚持拍艺术片,结果票房一败涂地,后来拍性与暴力的三级片反而变成票房导演。我得到一个教训,电影一定要懂得商业,摄影则可以天马行空,自我创作,完整发挥个人艺术。”他只是由衷遗憾,未能与这位情境相似的摄影大师布列松一见。

  但何藩谈及年轻时曾见到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至今仍感兴奋。他是费里尼的影迷,经在意大利读电影的好友帮忙,以香港新锐导演的身份获费里尼抽空一见。“我问他,很多影评说你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有含义,你故意苦心经营设计的?”费里尼当时激动得直爆脏话,指影评人乱说,一部戏超过 1000 个镜头,如此设计,只怕一辈子只能拍一部戏。“他说摆镜头时,靠的是直觉,有感而发。这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特别是拍照时不要管什么构图、公式,喜欢就做,就这么简单。”

  他仍记得费里尼当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将来有一天你变成我这么有名,很多人看名字,就算这镜头摆得不好,别人也自然会从中找出优点。相反,如果你是失败的艺术家,就从你好作品里面找出骨头。”这句话把影评人骂了个遍,但何藩却默默记下了,“其实说得很对,就像我们中国人说的一样,‘秀才名下看文章’。”

  学无止境

  何藩于 90 年代退休,携家人移民赴美,定居旧金山。他近年来陆续出版了三本影集《何藩:香港回忆录》、《昨日香港》、《生活剧场》,构成以香港为主题的摄影三部曲。他至今仍被奉为世界最知名的华人摄影师,作品获香港 M+ 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圣巴巴拉艺术博物馆、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众多私人和公共机构收藏。

  尽管年事已高,何藩近二十年来仍继续钻研摄影之道,不仅到多国大学教授摄影及电影制作,分享成功经验,也坚持看书学习。他至今仍一有空就去图书馆阅读摄影的书籍杂志,学习大师经验、了解时下摄影趋势。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