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民安大沙发,荣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老K、蔡氏和明珠
明珠二字意珍珠,汉班固《白虎通·封禅》载“江出大贝,海出明珠。”后喻忠良之士,《楚辞·刘向<九叹·忧苦>》中有“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玑之坚藏。”又寓珍贵、珍爱之物,唐韩愈诗云:“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道教则以之代眼睛,《黄庭内景经·天中》有“眉号华盖覆明珠。”
取这么个企业名称,当初真是费了创始人蔡洪添一番心思。
那就先说说蔡洪添吧。
根据那本已经快被翻烂掉,近年终于被老蔡保护起来的蔡氏族谱考证,蔡洪添系蔡氏莆阳开祖用元公第三十七代后人。用元公一脉于艺术之林家学渊博、成就斐然。至宋有第六代后人堂兄弟蔡京、蔡襄。蔡京为十八公之后,仙作古典工艺家具技艺始祖。堂兄蔡襄为十二公之后——蔡洪添先生即出自其血脉。至第二十七代,坝下蔡氏先祖蔡全甲尔瑞公获乾隆帝亲赐匾额,上书“德表艺林”,该匾额现在高悬蔡氏祖厝大门上方。
说血脉有些玄乎,但这份世家传承是跑不掉的。再考究一些,老老蔡、老老老蔡也都是坝下的手艺人,全家都是有艺术细胞的。有这些细胞的老蔡当过中学老师,然而工艺美术的呼唤使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是重新拾起家里的手艺,办起了根雕厂。
老蔡的厂那时叫老K根雕厂,好记到令人心生亲切,脚步不由自主地就迈进去了。
福建华侨众多,技艺纯熟的匠人们便常常应邀到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地,从事大型梵宫和寺庙的设计、建筑、雕刻工作。从八十年代东南亚经济复苏,至九十年代初期,东南亚一带的很多客商到福建坝下寻找手艺人,以不高的价格大量购入木雕产品。老K那时便是坝下的弄潮儿,在他的刻刀下,传统的佛家佛像鲜活起来。 十八罗汉第一次被雕成了十八位能够真正代表当下社会自身境地的独特角色。更多带有文化气息的饮中八仙、太白观瀑等题材被挖掘出来。人无我有,人有我奇,生意自然好。以至多年后,当老K成了坝下明珠,一些久未到访的朋友还惊奇万分:老K,你怎么搞成坝下明珠了?老K喜上心头,开始讲故事。
老K根雕让老蔡掘得了第一桶金。九十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根雕等工艺品都不好使了。老蔡寻思着,考虑企业转型,于是有了“老K根雕家具”。21世纪来了,古典工艺家具迎来了第一个黄金十年。蔡氏兄弟是有雄心的,既然生于斯,长于斯,立足于斯,成长于斯,那就做这里的一颗明珠吧!
坝下明珠由此得名。
有名字了,也有名气了,其中自有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