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点翠:没落工艺的是是非非

点翠:没落工艺的是是非非

2015-05-15 10:37 文章来源:《小康》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辛亥革命后,随着传统封建制度土崩瓦解,传统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巨变,传统服饰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点翠首饰及工艺品需求锐减,成为点翠这一手工行业走向没落的开始。

肖 文

近日,京剧程派大青衣刘桂娟在微博上晒了一下她的点翠头面,没想到竟然引发了一场和网友的骂战。

这条图文微博称,“这一头点翠头面,十几年前买的,花了12万银两,今天即使是四十几万元人民币也买不到了,80只翠鸟翅膀下的一点点羽毛,经过点翠师傅的加工,变成有流动光泽的头面……”

动物保护者们纷纷指责这种滥用翠鸟羽毛的行为,被不少人指“与吃鱼翅有什么区别”。还有人质疑剧团花这么多的经费置办如此“残忍”的行头,是否有意义。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是对艺术的追求。

是是非非间,舆论也将我们的目光引入这项中国国萃工艺——“点翠”。它到底是啥?“辑以羽翠”的民间技艺有何历史,现在又是如何光景?

戏曲名角正常配置

传统戏曲的旦角演员都需要“头面”,所谓“头面”,是指整个头发的造型、饰物,分为“软头面”和 “硬头面”,比如《新红楼梦》里十二钗的造型,就借鉴了软头面里的贴片子,看上去就像一只只小光碟;“硬头面”则是演员头上插戴的各种 blingbling的饰物,“点翠”是其中一种,还有两种是水钻和银锭。

当时这三种饰物分别都是真的翠鸟毛、钻石和纯银,所以置办行头的成本很贵,所以《霸王别姬》里好戏的袁四爷给张国荣演的程蝶衣送了一套水钻头面当见面礼,出手之阔绰,让旁边的人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点翠头面,因其色彩鲜艳和质地高贵,主要给身份高贵的女性角色使用,诸如杨贵妃、杜丽娘、崔莺莺等。一整套点翠头面大概有50件左右,包括泡 子、鬓簪、鬓蝠、泡条、串联(三联、四联)、六角、大顶花、边蝠、边凤、偏凤、面花、压鬓、后三条、包头联、竖梁、横梁、后兜、太阳光、凤挑、八宝、福寿 字、耳挖子、耳坠、鱼翅等各种单件。

而苦守寒窑的王宝钏这样的底层劳动妇女,只能戴戴银锭头面。

在梅兰芳的时代,拥有一整套定制的点翠头面,是很多名角的正常配置。这是他们登台的行头,也是一个演员的脸面。如今,点翠头面虽然已经几乎不再 生产,但很多知名的戏曲名旦手中,多少还是会藏有一两套珍藏的点翠头面,大多都是师承而来。只有在特别重要的演出场合,才会用来上妆。

“买椟还珠”里有故事

不过点翠并不是戏曲人物的专属饰品。 “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唐代诗人李峤就已经在诗句中吟咏“点翠”之美。所谓点翠的翠,就是翠鸟的羽毛。在 染料工艺被发明以前,翠鸟羽毛是不可多得的装饰材料,因其色彩有绿松石般明艳,或蓝或绿,又兼光泽流丽,常被珠宝匠人用来与珍珠、宝石、黄金累丝镶嵌在一 起。

其实在战国时期就有点翠工艺了。我们从小就听说过“买椟还珠”的故事,在嘲笑那个只要盒子不要珠宝的傻子的时候, 你可曾想过,什么样的盒子能让人不要珠子只要盒子?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也,未可谓善卖珠也。”

这里的“辑以羽翠”就是把很多的单支翠鸟的羽毛规则地排列在一起作为装饰。

“翠鸟”是一种生长在中国福建南部和广东一带的留鸟,之所以人们要用它的羽毛作为装饰,是因为其背尾和双翼都长着亮蓝色且泛莹光的羽毛,这种羽 毛在不同的光线下可呈现出皎月、湖色、深藏蓝等不同色泽,光彩夺目,富于变化。而后来无论什么替代品,都无法呈现出这种色彩和光泽上的变化。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