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佩作品
指画萌芽于唐朝,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有唐代画家王洽“以墨泼指素,或吟或啸,脚蹴手持,随其形状,为山石云水”的记载。指画多以食 指为主,辅以拇指、小指,泼墨时四指、手掌、手背并用,连涂带抹,必要时指背、手掌侧面都可以用来作画。指画适合比较粗放的写意画,而且重在墨的运用,深 浅浓淡,浑然一体,与毛笔画相比少了些笔墨刻画的痕迹,所画人物形象生动。到了清康熙年间,画家高其佩以早年打下的以笔作画的基础,触类旁通,发展到专门 以指作画,承前启后创立指画,不论人物、山水、花木、鱼龙、鸟兽等都可以用指头来画,均信手一挥而就,“顷刻数十幅”。故李在亭在《在亭丛书》中称:“以 指作画,始于高铁岭使君韦之。”
高其佩(1660年至1734年),字韦之,号且园、南村、书且道人等,辽宁铁岭人,“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和同为扬州画派的高凤翰曾师从于 他。高其佩工诗善画,所绘山水人物受明代画家吴伟影响较多,花鸟学元人陈琳、张守中。清代张浦山在《国朝画徵录》中写到:“高且园(其佩)善指画,画人、 山水花鸟、鱼虫、鸟首,天资超迈,情奇逸趣,信手而得,四方重之。”
高其佩早年也曾用传统的毛笔作画,中年后因久未形成自己的风格,故开始弃笔用指,“舍笔而求之于手”,被后世尊为指画开山鼻祖。高其佩的指画题 材包罗万象,山水、人物、花卉、虫鸟,或气势磅礴,或刻划细微,对指画创造了各种表现手法,将“画尽意在”、“意在画外”的中国画艺术风格发挥得淋漓尽 致。如这幅《松鹰图》轴,作者独出心裁,没有描绘松树的根部和主干,而只是截取一截松枝从左上破画而出,曲折回环而下,到下方又分出一些枝杈,枝尖一直延 伸到画底,枝干上数处松针蓬松,一蓬蓬如钢针劲挺,又像打开的折扇。一只小鸟悠悠穿行在松枝间,神态悠闲可爱。在小鸟上方的松枝粗处,一只体形硕大的老鹰 此刻双爪紧紧抓牢松枝,身躯和头颈向下弯曲得十分夸张,弯曲如钩的鸟喙展示出老鹰凶猛的一面,目光专注,机警锐利,注视着从身边掠过的小鸟,似乎正等待着 最佳的搏击机会。可怜的小鸟此时根本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险,双翅张开,仰头向上,似乎在寻找一处暂时的栖息之地,让人在观画中很快融入其中,为小鸟的 命运深深担心起来。画上有作者款识:其佩指画。钤“且园”白文印。
高其佩以松鹰为题材的指画作品传世较多,形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此画布局空灵合理,设色淡雅清丽,以指画法随意点染的浓淡干湿笔墨,飞动不露 笔痕的粗细线条生动流畅,将松枝不逊于主干的苍劲之质、老鹰的凶悍中透出的机警灵活、小鸟自由自在中隐含的危险情状,刻画得简练传神,淋漓尽致,让读者从 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作者充分运用了指画的艺术特色,运指、运甲转折顿按间自然无痕,无论是鸟、鹰的羽毛,还是骨节遒劲的松枝和松针的自然形态,都描绘得生 动传声。在作者的指头下,但见松针纤毫毕现,老鹰、小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形态逼真,情趣横生,在展示指画清、奇、简淡、浑厚相结合的艺术特色的同时, 也体现出高氏神韵尤在指墨之外的指画造诣。对高其佩的独特画风,后人追随者甚多,亲承高氏指点的就有朱伦翰、李世倬、甘士调等人,在指画上都有所建树,逐 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画派——“指头画派”,长久不衰。
高其佩从孙高秉在画论《指头画说》中以笔记的形式,详述了高其佩指头画之运笔、用墨、蘸色、渲染等法和其用纸、钤印染、题款等特点,其中有言: “用指废笔者,以笔所难到处,指能传其神,而指所到处,笔勿能及也……墨须用至五色而运化无痕,斯为妙手,指墨之无痕处,尤本于自然,故能出笔一头地 也。”可见指画的特点主要在于指墨的运用,不论线条或设色都与笔画不同,灵妙变化多端,望之有似无笔墨刻画之痕的感觉。故指画与笔画相比较,画法比较细 致,焦墨细擦,颇具轻重浅深之致,总感觉到别有一种风味,令人喜爱。高其佩一生绘事勤奋,经常“甲残至吮血,日匿频烧烛”,其勤于创作的艺术精神,更是令 人肃然起敬。
现代指画大师潘天寿曾议指画:“运笔作线,欲粗欲细,欲浓欲淡,远不如使用毛笔为方便,这也是大缺点,也是大优点,正因为不方便,不流畅,断断 续续,粗粗细细,湿处极湿,干处极干,造成一种独特的浓重古朴之感,显得比笔画更刚、更辣、更涩,也更见骨。”可见指画作为一种独出心裁的表现手法,经过 高氏的创造而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又别具情趣,不失为中国绘画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李笙清)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