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延元
对中国画现状的些许思考
绘画需要一种积极的力量支撑,绘画就是与自己心灵对话的过程。是一种与人类生活进步密切相关的崇高事业,它能从积极方面影响人的生活,它能帮助人把自己从兽性的桎楛和野蛮的深渊中解放出来,它能教会人更懂得优雅、得体、高贵和精神升华的意义。
传统中国画讲求文化内涵、哲学思想,要求画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可以说,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是中国画的灵魂,是精髓之所在--反之,"聪明自用之子,口不诵古今之书,目不睹古人之迹,率尔涂抹,自诩前无古人;或以模糊之气,参用湿绢,湿纸诸恶习,虽得迷离之态,终需实于晦谙,晦谙则不清,或以刻画求工,虽博精能之致,究恐失之繁琐"(黄宾虹语)。殊不知,没有深厚的国学修养,绘画的格调便上不去,其画面浅薄、浮躁,俗不可耐。画山水的浑然不知"桃花源"为何?更遑论老子,庄子了;是故,绘画首先要有学问,惟其大学问,才能成就高贵的艺术。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画家,而非画工,画匠、庸俗的艺人。时代需要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而并非一大堆文化垃圾。
"画家不需要读书",这是国内美术院校普遍让人惊讶的流行语。一代代的错误偏见使得美院体系对人性本身的丰富性和理解能力越来越趋于简单化。诸如文学和艺术史、绘画史自身的书不能不读,前者是精神性的视野和穿透力的训练。比如写实主义绘画,画者不看小说,不懂解剖学,怎能把握人物本身的人性和国民性,怎能表现人物的深刻人格;同样是表现主义绘画,很难想象没有读过尼采,克尔凯郭尔,萨特这些大师的书,画家的表现型绘画怎能有精神内涵?再比如抽象绘画,不读古典诗词和观念艺术理论,则很难理会一副抽象画中的诗意和观念。倘若这些文学,哲学都没有,那么也就只能搞设计和装饰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