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们已经很少去追求那种无谓的牺牲,珍爱生命已经成了普罗大众的共识,但是“牺牲”的价值和神圣地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依然是不可动摇的,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了对死者价值的肯定。
在民国时代,好像不用牺牲表述死亡。抗日战场上死亡的将士多用阵亡、殉国,或者更传统一点的叫杀身成仁,也即表示对死者的肯定。牺牲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个中性名词,是对祭祀时宰杀的猪、羊等祭品的通称,所以也就没有褒贬之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下,不知何时赋予了牺牲以新的含义。其中最正统的表述是“为什么什么奉献一切,直至牺牲生命。”也就是说必要时要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出去,这大概有点像古代祭祀用的祭品,所以把这种死亡就叫做“牺牲”。
白岩松不用“牺牲”虽然有他的考虑,但是由于人们对“牺牲”的习惯性理解,所以白岩松的表述就被认为失礼。
按照当代中国对“牺牲”的理解,不用“牺牲”势必失去了应有的政治意涵和对死者的价值认定。而未定性事件又要保持“新闻中立”原则。这就出现了两难,是迎合部分观众的需要,还是坚持原则,谁能给出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