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中国油画天生“色弱”难弥补?(图)

中国油画天生“色弱”难弥补?(图)

2015-07-09 12:52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收藏家郭庆祥——中国绘画史上也创造过非凡色彩

色彩、空间,在我看来本身是没有属性的,东西方各有自己的认知和建树。只要路子正,中国画家对色彩的运用、对空间的营造还是很有创造力的。

我们先来大略回顾一下中国的色彩历史:千百年前的敦煌壁画、富丽堂皇的唐三彩、民间图样纹饰的绚丽多彩……都足以证明中国人在色彩运用上并不逊色。 1945年,马蒂斯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的画家,特别是东方的画家,把色彩作为一种表达的手段来运用。”直到五代、两宋时期,色彩在中 国绘画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宋以后,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并成为主流,画家们更关注水墨韵味的表现,“墨分五色”其实也是中国绘画在色彩上的巨大贡献。

西方绘画在印象派之前的古典主义时期,其绘画的主流色调偏褐色,我们可以通俗地称之为“酱油色调”,这种用色格局沿用了数百年,而他们的画面颜色真 正丰富而响亮起来也是在印象派绘画出现之后。西方绘画的空间感来自于透视学,这种以人的视觉点为主导的透视关系产生于15世纪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影响 到现在。其实,在画面空间营造上,中国绘画更具有艺术表现性并且更加自由。

油画技术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实际上有数百年历史了,但真正系统引入中国也就一百年左右。一百年前的西方正在进行一场现代主义艺术运动,艺术创作突出 艺术个性和艺术表现,倡导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我们知道的如吴大羽、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等都是那时赴欧留学归来的学子,每个人带回来的艺术见解都 不一样。徐悲鸿带回来的就是刚才我所说的“酱油色调”的色彩理论;而吴大羽带回来的是当时最前卫的现代主义艺术思想,所以,他回来之后的色彩创作,林风眠 称之“具有宏伟的创造力”,是“非凡的色彩画家”。今天来看,他作品中的色彩感也是世界一流的。再看吴大羽亲自培养出的学生们,如赵无极、张功慤、吴冠 中、丁天缺等,哪一个作品的色彩不是亮堂堂的?

今天,中国油画存在的问题,倒是跟美术教育有关。我们现在的美术教育体系是从徐悲鸿那条线上发展来的,上世纪50年代以后,又引进了前苏联的写实技 术体系。从此,中国大地的美术创作突出主题性情节,在色彩上主要采用了灰调子,成为了当时主流的画风,并一直影响到今天。可以说,中国现在的油画家大都是 从苏式美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各大院校中真正对欧洲印象主义色彩有研究的也找不出几个,对中国古代绘画的色彩运用、空间营造也缺少深入研究,因此才造成了中 国油画一定程度的“贫血”。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