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论明代杂彩与素三彩瓷器 (组图)

论明代杂彩与素三彩瓷器 (组图)

2015-07-15 11:34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整理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3.jpg

  

3.黄地绿彩  

即以黄釉作地,绿彩描绘纹饰,在明代杂彩瓷器中较为常见。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曾认为黄地绿彩瓷器始烧于明代弘治时期。八十年代以来,景德镇珠山明代御厂遗址不断出土实物标本,从现有资料看,黄地绿彩瓷器始烧于明代永乐时期,以后各朝多有烧造。1983年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黄地绿彩云龙纹梨式执壶,壶里及圈足以内施白釉,壶身锥刻双龙戏珠及祥云十四朵,腹下部及盖面锥刻变形莲瓣纹,圈足外墙及壶流锥刻卷草纹。所有锥刻纹饰均填绿彩,隙地填黄釉。1983年景德镇珠山还出土永乐黄地绿彩云龙纹撇口盘,盘里及圈足以内均施白釉,内壁暗印云龙纹,盘心锥刻折带云三朵。外壁锥刻二云龙戏珠纹,有纹饰处填绿釉,隙地挂黄釉。  

宣德黄地绿彩瓷器除延袭永乐时的釉下暗刻花纹装饰外,又新发明一种堆线纹装饰。1988年景德镇珠山出土的黄地绿彩云龙纹撇口盘,与永乐同类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外壁纹饰不是锥刻,而是用胎泥堆起线条,系宣德早期作品。  

成化黄地绿彩瓷器见有景德镇珠山出土的黄地绿彩锥刻云龙纹撇口碗和黄地绿彩堆线云龙纹撇口盘,外底署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双圈款,系沿袭永乐、宣德时的工艺传统。  

弘治黄地绿彩瓷器的造型有盘、碗、高足碗等,器内多施白釉,外壁以黄釉为地,锥刻二云龙戏珠纹,花纹填以绿釉。弘治黄地绿彩盘、碗上的款识,多见外底白釉下以青花料楷书的六字双行双圈款。  

正德黄地绿彩瓷器的造型有盘、碗、高足碗、执壶、渣斗等。多在器外壁锥刻二云龙戏珠纹,花纹填绿釉,隙地挂黄釉,器内多施白釉,釉质肥腴,白中闪青,个别器物内施黄釉,且暗刻云龙纹。其所署年号款有青花楷书六字或四字双行双圈款,也有暗刻六字双行双圈楷书款。其中的高足碗是沿袭弘治时的品种,但腹下部增加了暗刻的变形莲瓣纹,高足近底处增加了暗刻的卷草纹,足内施白釉,应注意其落款位置是在足内边缘,按顺时针方向绕足书写四字青花楷书款。  

嘉靖时期黄地绿彩瓷器的造型明显增多,常见的有葫芦瓶、墩式碗、高足碗、方斗杯、撇口盘、方砖、盒、罐、碟等。所施黄釉不及以前匀净,含有杂质。所刻纹饰有凤穿花、龙凤、缠枝花、人物等。外底多施白釉,署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双圈款。  

万历黄地绿彩瓷器的造型有罐、碗、盘、碟等,所刻花纹多为云龙纹,图案多不精细,线条不甚流畅,显得粗率。外底多施白釉,署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双圈款。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