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论明代杂彩与素三彩瓷器 (组图)

论明代杂彩与素三彩瓷器 (组图)

2015-07-15 11:34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整理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640.jpg


近些年,福建地区的陶瓷考古取得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漳州境内一批古窑址的发现,使长期以来中国古外销瓷研究领域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得以应刃而解。其中平和县田坑素三彩瓷器窑址的发现,为东南亚各国及日本收藏甚多的各类素三彩瓷器找到了归宿,同时也为研究中外陶瓷技术交流史和陶瓷贸易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另外,以往人们仅知景德镇烧造素三彩瓷器,田坑素三彩瓷窑址的发现,则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认识。笔者认为,明代素三彩瓷器是在杂彩瓷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田坑素三彩瓷器既受到景德镇同类产品工艺的影响,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了便于掌握第一手资料的福建同行深入研究田坑素三彩瓷器,笔者不揣冒昧,对明代景德镇素三彩瓷器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景德镇三彩瓷器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景德镇素三彩与田坑素三彩之关系,作一全面论述,不妥之处,敬希专家们指正。  

虽然人们习称的明代素三彩名称中带有“彩”字,但实际上它属于多色低温铅釉,而不是一般所称的用来描绘瓷器纹饰的彩,这与人们将唐代多色铅釉陶瓷器称作"唐三彩"的习惯是一脉相承的。素三彩瓷器上的釉是以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锰等作着色剂,主要颜色有黄、瓜皮绿、淡茄皮紫、孔雀绿等,还有黑色及基本不含呈色剂的白色。最显著的特点是不用红色,故显得素净优雅,这是素三彩得名之由来。因为我国历来对颜色有“荤色”、“素色”之称谓,结婚、祝寿为红事,用荤色,即红色;丧葬、祭祀为白事,用素色,既红色以外的其他颜色。清末寂园叟《陶雅》曰:“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成书于民国初年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亦曰:“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其实,“素三彩”中的“三”乃“多”之意,即素三彩瓷器不一定只施三种彩,有的器物除施黄、绿、紫色外,还加施白色、孔雀绿色、黑色等。从传世品及出土物看,素三彩瓷器出现于明代成化时,正德、嘉靖、万历时曾大量生产。但从明代瓷器的发展过程看,素三彩瓷器是在杂彩瓷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