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画廊 > 人生悲怆 艺术成功的王霞宙 (组图)

人生悲怆 艺术成功的王霞宙 (组图)

2015-07-29 13:51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整理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4.jpg

紫藤      

中国画应是开放的,精英性古人可贵。大众性同样不可忽视。一代应有一代之画,刘勰《文心雕龙》有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艺术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神坛走向民间,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遥不可及的高雅走向为大众所接受的世俗,是数千年中国绘画发展的总体趋势,西方艺术也同样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过程,世俗化、普及化是中国画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当然,具体到1950年代中国画改造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时,固然有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因素的考量,但此一总的趋势是客观存在的。王霞宙先生及其同时代的优秀画家们,力摒旧文人画之酸腐,打破陈规,贴近现实,在生活中激发创作灵感,彰显主体意识,他们对新题材的开发,对新境界的拓展,对于传统样式向现代语言的转换,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他们以其艺术实践推进了中国画从不食人间烟火到直面现实生活、为大众服务的现代转型,从而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新活力。此其二。     

王霞宙先生的一生是艰辛坎坷的,就艺术而言他是成功者,但客观地评价,尚未臻大成,他的创作高峰时期仅有 1960年代上半期短短的几年,其美术史亦由此而奠定。“文革”阻断了他继续上升的势头,若环境允许,天假以年,他本当取得更高的成就。这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民族的、时代的悲剧,今天我们回顾王霞宙的人生与艺术,不应仅仅从其绘画中得到启迪,其人生历程也应对我们有所警省,在“文革”千千万万的受难者中,王霞宙先生只是其中的一位,个人命运无法逃避时代的大潮,我们有责任牢记,有责任反思。一个健忘的或因不愿面对伤痕而选择性遗忘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巴金先生告诉我们:“唯有不忘‘过去’,才能做‘未来’的主人。”  

作者:杨惠东,1968年8月出生,江苏睢宁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编,《国画家》主编,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学术秘书,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副主任。 出版有《石涛山水技法解析》《清初四僧绘画》 《蓝瑛》《罗聘》 等专著。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并为数十家公私单位和个人收藏,另在《美术》《美术观察》等重点学术期刊有多篇论文及作品发表。 

首页上一页89101112131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