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艺术诠释下,作品的内涵就不难被中国观众理解了。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来说,粮食是中华民族延续下去的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话题。即使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这一话题也会成为普通民众的重中之重。站在这件作品面前,每一位中国观众都能引起不小的共鸣。
另一件代表作品是女艺术家尤莉塔•乌伊齐科用毛线织成的《波浪楼》。她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是这样说的:“编织是我创作的作品,这个作品其实是一 个复制品,波兰真的有这样一座楼,那座楼是1970-1973年的时候盖的,大概经历了3年,长度大概850米。那个时期,这座楼就代表现代、高级、地 位。这个作品表达了传统衣食住行与现代化的对比:一般这样的建筑物会有两种不一样的相反的感受。一个是从乡下搬到城市里,我们可以住这么新的、漂亮的房 子,我们当然很高兴,因为这个房子有水有电,什么都有,我们很多年前住在乡下,家里不会有这些东西。大概中国人从胡同搬到高楼的时候也会有差不多的感觉。 然而环境的大改变也让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空间。密集的居住人口,让人们失去了隐私,失去了自我。这座楼差不多住六千个人,六千个人住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感 觉,很不舒服,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那个楼有十六个门口,他们想要回家的时候找不到自己住的那个门口,大人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么大的楼也是一种乐观 态度的表达方式,因为建筑架盖了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多人住在一个房子里,所以也有一个乐观的感觉,我的作品中也有一个比较乐观的感觉。”
从作品中,大部分中国观众能感受到波兰人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尤莉塔•乌伊齐科以讽刺而略带忧伤的方式回顾了战后波兰现代主义建筑, 这类建筑曾因其脱离现实和非人性化的庞大设计备受质疑。用预制建材建造的大型住宅楼并没有太多的房间,其产生源于那个时期巨大的住房短缺压力,目的在于容 纳尽可能多的居民,为其提供临时居所。乌伊齐科看到了这类建筑的意义,即满足了当时人们迫切的住房需求。
同样,在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二十几年来也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大迁移,城市里老旧街道悄悄消失,渐渐变为高 耸入云的大厦。人们为了生活放弃以前舒适的生活环境,挤在群租房里,追求所谓的理想,成为“北漂”。而在奋斗的过程里,为了生计、为了生存又逐渐失去了原 本的理想。从作品的侧面,观众们会发现,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波兰与中国是如此的相像。
所以,纵观展览全貌,我们能体会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着和中国一样的经历、追求和生活状态。从艺术作品的表现内涵看,波兰的艺术家也和中国的 艺术家一样有相同的关注点。这个展览是波兰艺术家与中国观众心与心的交流,艺术家以自己的生命、情感和智慧创造的作品是有温度的,这一次展览就是带着这样 的温度走进中国美术馆,相信会传递给所有的中国观众。
来源:《文物天地》2015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