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叮咚(摄影) 21.5×29.5厘米 1938年 吴印咸
习惯上,人们总是把吴印咸的名字与国家视角的概念联系到一起。20世纪30年代,受左翼思想的影响,其摄影创作表现出具有批判意识和倡导民族觉 醒的现实主 义创作方向。《饥寒交迫》、《纤夫》、《乞斋果腹》等表现下层百姓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隐喻和现实冲击力。在那个接触不到太多画面资料的时代,他的作品就 是鲜明的旗帜。就此次展览而言,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希望:“展览能充分、客观地呈现吴印咸的摄影艺术历程,突出光影见证历史的艺术价值与时代意义。”
原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现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陈勃说:“吴老用他的摄影作品展现了历史的风云,摄影就是要为历史留下一些东西。”
“我们从这里面看到了两个层面的东西,既看到对历史发展的再现,又看到一个艺术家怎么用他独特的方式记录与再现历史,怎么用他独特的方式去表现对历史独特的感受。”从3岁就瞅机会爬进吴印咸暗房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观展后动情地说。
艺术在记录情感的时候比历史叙述本身更直接,因为这种情感是很难掩盖的。曾策划过吴印咸摄影展的策展人蔡萌认为,通过这个展览,观众可以看到在 那样一个特 殊的历史时期,影像如何记录历史。“无可置疑,吴印咸观察历史有着个人独特的视角,他跟普通意义上的客观记录完全不一样,很有主观性。”蔡萌说。
以师者之名 开拓摄影教育原野
作为新中国摄影教育事业的主要奠基者,吴印咸在“延安电影团”工作时,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曾撰写出版过《摄影常识》的小册子,并在延安举办过数 期摄影训练 班以培养摄影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建院初期的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他在电影学院主政并执教了十年。
当时,吴印咸创新性地提出“三三制”教学法。由于那时摄影教员最多的时候将近30位,所谓“三三制”就是把这30位教员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课堂上,在教学第一线;一部分不授课,全身心投入社会实践,钻研摄影创作;另外三分之一则是在家里备课。
吴印咸的学生和业务助手张益福前后十年跟随老师工作学习,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当年吴印咸在延安时,那里没有电,由于需要放大照片,他 就想到用阳 光来放大。大家听了很奇怪,相纸是怕见光的,他怎么能用阳光“放大”呢?吴印咸告诉张益福,他在战士们放哨的岗楼上面做一个天窗,把皮纸放在上面,阳光投 下来,里面放大制作的人,靠外面报天气的人获得信息进行操作,太阳大就少曝点儿光,阴天了或有云彩就多曝点儿光。“吴老师鼓励我们克服困难,多练基本功, 无论什么条件下也要克服困难去完成任务。他这是最真切的身教言传。”张益福说。
吴印咸认为,摄影系的学生就是要练就摄影造型的能力和表现技巧,成为在思想上和业务上合格的专门人才。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在专业训练方面,他不主张刚入校的低年级同学就忙于摄影创作,在教学之初,主要应该让学生练基本功,而将创作放在高年级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