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国画作品
到了元代,在铁蹄民族的野蛮统治下,汉代知识分子在失去精神支点的时代氛围中,在苦闷、压抑而无奈存身自保的精神世界中,以笔墨怡性遣怀,将文人画在这个特殊时期中,推向了“大成”的高峰。其中卓越的代表为宋末宗室赵孟頫。他在《松雪斋集》中提出以“作画贵有古意,书画同源”为理论基础的卓绝理论。实践中,他以《鹊华秋色图》、《秋郊饮马图》、《水村图》等又浓重地阐释了文人画的精神内核,在文人画史上留下了浓重华彩的一笔。
明末的吴门派、青藤等人是在浓厚华滋的江南才俊之地的滋养下,开出画史上文人画的又一夺目奇葩。文征明、唐寅、徐渭等人,都是真正意义上文气纵横的文人。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雨余春树图》、《南窗寄傲图》等,唐寅的《落霞孤鹜图》、《虚亭听竹图》、《山路松声图》等,徐渭的《墨葡萄图》等,有青绿、有水墨、有细笔、有意笔,在呈现扎实的绘画功力之余,可贵地透出了文人的书卷气,抒泻了纵横在胸中的块垒,精彩地传承了文人画这一气脉。
“风骚数百年”。文人画到了清代,又突起了八大、石涛、扬州八怪等意笔大家,将文人画在历史上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而把文人画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并将“诗书画印”旗帜鲜明地在实践中标举为文人画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