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艺术大师的别样才华:李可染拉得一手好二胡

艺术大师的别样才华:李可染拉得一手好二胡

2015-10-15 13:48 文章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李可染行事谨慎小心,胆子全用在画画上了

黄永玉

著名书画家、作家

可染先生拉得一手好二胡。不是小好,是大好。

高兴的时候,他会痛痛快快地拉上几段。苦禅、常浚和可染夫人邹佩珠乘兴配上几段清唱。常浚的《碰碑》,苦禅的《夜奔》,邹佩珠的《搜孤救孤》,大家唱完 了,要我来一段;一段之后又一段,头一段《独木关》,第二段《打棍出箱》。可染拉完之后满脸惊讶,用一种恐怖的口气问我:“你,你这是哪年的腔?高庆奎? 刘鸿声?那么古?我琴都跟不上!”

我不知如何是好!小时候是跟着“高亭”和“百代”公司学唱的京戏,二十年代的事,怎清楚是谁?有好些年我不敢对可染再提起京戏的事。

可染先生做学生的时候,杨宝森曾劝他别念“杭州艺专”,和他拉琴去,他不干。看起来他做对了。可惜这一手琴只落得配我们院子里的几口破嗓子的下场,实在太过可惜和浪费了。

他有不少京剧界的老朋友,甚至是亲戚,如尚和玉、俞振飞、萧长华、盖叫天。齐白石老人也来过好多次。他的到来,从前院到后院都是孩子们的呼啸:“齐爷爷来 了!齐爷爷来了!”孩子们呼啸着把老头子搀进院子,又呼啸着把老头子搀扶出去。可染先生夫妇总是细心料理齐老人乌七八糟的琐碎事,并以此为乐。

我喜欢干通宵的工作。我的画室和可染先生的画室恰好在一个九十度的东北角尖上。一出门抬头右看,即能看到他的活动。半夜里,工作告一段落时,准备回到卧室。走出门外,见他仍然在伏案练字,是真的照着碑帖一字一字地练;往往使我十分感动。星空之下的这间小屋啊!

他所谓的那个“案”,其实是日伪时期留下来的陈旧之极的写字台,上面铺着一张那个时代中年人都熟悉的灰色国民党军棉毛毯。说起这张毯子,很少人会知道,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洞,是可染先生每天工作的毛笔和墨汁颜料“力透纸背”磨穿的洞。

白石先生逝世时,他和关良先生正在德国开画展。没能见上老人最后一面令他十分伤心,每次提起都叹息不止。

可染先生的生活在那些年是很清苦的。一家许多人口,母亲、孩子们和妹妹,以及一些必须照顾的亲戚。没有特别的嗜好,不喝酒,不吸烟,茶要求不高,唯一享受 是朋友的来访。饭食也很将就,全由自己的亲妹妹想做什么就吃什么。他不想惹事。谨慎、小心,大胆子全用在画画上。

他讲笑话的本领恐怕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他讲的笑话简练、隽永、含蓄。说的时候自己不笑,别人反应出来大笑时,他才跟着一起大笑。我在别的文章曾经引用的 一则笑话,就是他说的:“一个胆小鬼遇见蛇,大吃一惊;另一个朋友说:‘有什么好怕?它又不是青蛙!’”在拳头上画一个脸,包上小手绢当头巾,然后一动一 动,像煞活生生一个可怕的小老太婆,也是他教我的。

我们一起在首都体育馆看日本大相扑,仪式十分隆重。只是我个人不太习惯彼此回合太短,匆忙而就,倒是准备动作太多。回家后谈到这种感想时,可染先生也非常 同意,于是他离开椅子表演出来:“你看,这么对面来个骑马式,怒目金刚,以为要动手了,忽然松下劲来,各人在竹箩里抓一把盐,那么撒,这么撒,东撒,西 撒,撒过了,拿花扇子的人又唱起来,又是对面来个骑马式,又是怒目金刚,以为要动手了,拿花扇子的人高举起扇子,发出几次怪声,以为要扑上去了,哈!又松 下劲来,又去抓盐……好不容易等到真扭在一起的时候,‘哗’的一声,出线就完,不到三秒钟!”他是一边笑得满脸通红,一边做出像极了的动作,比观看真相扑 有意思万倍。

他是一个细腻的幽默家,可惜他很少有时间快乐。他真像他所崇拜的“牛”,像一头只吃青草出产精美牛奶的母牛。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