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大家在谈艺术批评时谈的到底是什么(图)

大家在谈艺术批评时谈的到底是什么(图)

2015-11-05 11:35 文章来源: 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老气横秋的批评以及老大作风的批评都是中国艺术领域的特色。依靠名气换取廉价或高昂的出台费,这是这个领域的低级事故,但是这种问题困扰至今,现在 已经扭曲了批评领域的价值观。批评不能给人带来内心的温暖和安慰,反而造成咬牙切齿的“扰民”——一个领域所争取的价值游戏规则以及秩序就成为了多余的道 具。

在北京房价和欲望高涨的社会里,批评家出台已经是一个很低俗的问题,关键是出台之后批评家还在做什么,反倒成为需要放低身价来关注的这个领域首要问题了。

一旦批评家只在坐享其成,那么批评家的角色就瞬间倒塌,批评的价值就成为古董了。现在只是市场在操控批评家的手和口。“批评家红利”,是这个时代最低廉价值的体现之一。反之,批评家必须在风口浪尖搏斗,就一定很难成为“红利”的分享者,而现在问题正好相反。

问题是众所周知的:艺术市场的勃发,已经让成功的艺术家和运作机构可以很廉价地买通批评家这个快捷的通道,于是这个领域失去了批评的能力与底线。而取代他们的正是移动互联网的草根言论,那些跟帖,评论和民间意见领袖都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真实批评声音。

一提批评家,就很容易让人找到一个领域的痛点。每个领域都在堕落,连批评家也不例外,比如中国艺术领域的批评,再也没有能够像1980年代那样引领一个时代的批评我一直不认为市场行情导致艺术品不好买的说辞,我宁愿换一种说法,没有可信赖,能够挖掘艺术领域能见度的批评才导致这个领域的参与者变得稀薄。大家 在谈艺术的时候,不知道谈艺术的背景是什么。就像全国现在都再造文化艺术园区之梦,但是谁又知道存在的艺术文化价值在哪里?有力的批评是让一个领域强大、 健康的利器,但是现在这个公平为己任的利器,似乎成为了自己曾经厌恶的“敌人”。

中国艺术批评之所以出现问题,一是意识形态,造成了批评风气的单一化,很容易出现断层,最重要的蜕变是生存在体制内的中国艺术批评家,又和这10多 年的艺术市场行为迅速地连接在一起,最后面目全非。中国艺术批评家一直贡献不出创新的艺术理论,同时也无法找到抵制商业批评的方式,从而减退了批评家的光 环,直至批评家已死,到批评已死的声音此起彼伏。不过,每年的批评家年会以及各种批评奖项依然火热的背后,实际上只是某种利益的帮凶而已。

批评家独大以及圈子化的模式早应该被抛弃。应该回到微时代个体批评之声的真实需求里,因为每个再小的个体都能够拥有真实批评的能力,更应该成为批评的一部分。

关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批评,我想可能这是最后一块可以共存批评真实价值之地:个体的声音能够成为批评的主要入口,就像大众点评网一样,批评的声音应该由海量的个体构成。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