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局部,慵懒的官兵
余 辉
一件与特定历史背景相关的绘画作品,在若干年后,由于历史背景的变化,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极有可能会被后人“降解”,其解读必定会有不同程度的丢失,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60余年来,国内外刊发了400余篇介绍和研究《清明上河图》卷(以下简称“《清》卷”)的论文和专著,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近些年,海内外许多学者再度关注,可见今人对它的认知还远远没有结束。对某一艺术史课题的研究,往往经过几十年后,螺旋式地回到它的原点,重新审视最初的认知结果。笔者以为,应重新审视《清》卷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当时的政治、历史、文化与艺术背景和条件是如何把它催生出来?画中所绘地域究竟是哪里?其主题和思想内涵是什么?
“清明”之说
所谓“清明上河”,意即清明节期间到河边去观水,在北宋扩展为从事水上运输和商贸活动。以往对“清明”一词的理解有三种说法,一是出于政治理念——该图表现的是“政治清明”下的开封社会;二是基于地域观念——该图展示了开封城外东南“清明坊”一带的景物;三是限于季节意识——该图描绘的是“清明节”的物候状态。
多数学者认为所绘季节系清明时节的景象。冬至后105日为大寒食,次日即清明节,“清明”之意为“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画中表现的正是这一天,寒食节已结束,故寒食节期间家家屋檐、门上插的杨柳枝条皆不见了;清明节亦是举火之日,郊外,万物复苏,城内,餐饮活动刚刚开始。画家不可能直接表现扫墓的情景,只表现了踏青返城的人群,“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还在两处绘有与清明节祭扫有关的纸马店铺。《清》卷恰到好处地点出了清明节的气氛。
需要探讨的是,画家在季节上的处理,缺乏严格的统一性,使得今人在分析画中季节时出现分歧。现今开封地区清明节期间的最低气温接近10摄氏度,最高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据气象史专家研究,北宋的气温同期比现今低5摄氏度,台湾学者彭慧萍女士的一篇专题论文从气象考古学的角度证实了当时的开封处于低温时期。也就是说,在张择端所经历的清明节,不可能出现穿坎肩与冬服并存的场景。从图中人物的穿戴上,可看出文人士子、老者等衣着比较严实,而脚夫、车夫、轿夫、马夫等苦力大都一身短打扮,全然是夏装。客观地说,在现今开封的清明节期间,当正午日晒时,的确会出现个别年轻人着夏装的情况,画家笔下的苦力大多着夏装,是以夸张的手法显示其劳动强度之大。
近20年来,一些学者对《清》卷所绘系春景之说提出了怀疑,因画中出现了夏天的物件,如夏装、蒲扇、西瓜等,故而也有了“夏季说”和“秋季说”。通过图像细节观察,发现在虹桥上摊点的块状物不是西瓜,而是饼类食物。扇子在宋代是一种特殊的社交工具,被称作“便面”,一些士人往往持扇出门,当路遇不便于打招呼的人时,以扇遮面,避免尴尬。所谓秋季的标志“新酒”,依据是“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实际上“新酒”可持续卖到次年,亦不足为凭。根据《清》卷中出现多种季节的景况,因而还产生了“四季说”。关于60多年来海内外对《清》卷作者的时代和所绘季节、地域等问题的研究,潘安仪《“〈清明上河图〉学”的启示》一文对此做了相当完整的概述与分析。
因此,《清》卷到底描绘的是哪个季节,首先要看画家的主观愿望如何,尽管其中出现了一些反季节的现象甚至出现一些疏漏。从总体上看,张择端是欲求表现清明节期间的物候特性以及在这个期间展开的社会活动。金代张著在跋文里也婉转地赞同该图所绘系清明节,还特别强调跋文是作于“清明后一日”,起到了点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