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内府中除历代珍品书画外,还有不少清代书画作品,所占比重亦不小,其绝大部分由画院画家、内廷词臣供奉。顺康雍三朝(1644年-1735年)的91年中,皇帝身边集中了一批画家,但皇家并未正式设立画院。直到乾隆登基后,于乾隆元年(1736年)专门设画院处和如意馆,在宫廷画院史上出现了双轨制画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画院处归并于珐琅处,如意馆实际上担负起画院的职责。
乾隆每年移驾别处时,还会在当地组织一个画院。画师分布各处,有的在紫禁城内作画,有的在颐和园或是圆明园为皇室服务,还有些人跟随皇帝来到满洲里的行宫和狩猎场,记录描绘皇帝在各种情景下的英姿伟绩。宫廷画精品《乾隆大阅图》画的就是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南苑阅兵的盛景。大阅之前,乾隆特意发话:“俟大阅之日,着海望将画画人金昆带着。”于是宫廷画家金昆参加了大阅礼。不过后来绘制过程中,乾隆发现图中八旗列阵的顺序居然搞错了,万分恼怒,立即降旨停了金昆的俸禄。
在宫廷画院工作的画师报酬比一般画匠要高出很多,清宫画院画家人数众多,产量也颇高。比如宫廷画师张宗苍载于皇家书画精品着录文献《石渠宝笈》的作品达116件。还有一批西方传教士画家也于康熙朝开始陆续进入宫廷,其中最着名的是意大利人郎世宁,《石渠宝笈》中存其画作56件。乾隆一生多达一百五十余次的南巡北狩中,除了接受“路贡”,还会亲自寻觅各种艺术人才。绘制着名的《乾隆南巡图》的画家徐扬,就是1751年乾隆第一次南巡途中发现的绘画奇才,被他带入宫中。康雍乾三代还有相当数量的翰林画家,大都是朝中大臣,其作品较院画家更具文人气息。
除了画家们奉敕之作,皇室成员中也有丹青水墨的高手,他们的画同样被收入内廷。顺治就是一位颇有天分的画家。他画的《渡水牛》一图,王士祯在《北池偶谈》中赞叹其生动传神,“乃赫跃纸上,用指上螺纹印成之,意态生动,笔墨烘染所不能到”。
康熙则在日理万机中,对书法情有独钟,一生之中临池不辍。他最爱明代董其昌的书法,评其为:“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使得朝廷大臣莫不跟随模仿,遂成风气。当时宫廷中庋藏董其昌和华亭派作品最为丰富。高士奇私家所藏中也特将董氏作品列为专目,可见一斑。
要论清宫收录作品最多的皇帝,乾隆当仁不让。《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中着录乾隆书画近2200件,占全部着录作品的1/5强,他是其中收藏作品最多的作者,远远多于其他人。乾隆在19岁时开始学画,“忆余己酉岁偶习绘事,而独爱写花鸟”,学画“始于临摹”,现留存最早的画作是他22岁时画的《三余逸兴图卷》和《九思图卷》,到最晚88岁所作的《戊午岁朝图》,创作时间近70年。乾隆的书法一改其祖康熙学董的风气,主要取法赵孟頫,并崇拜王羲之的书法,尤其推崇《快雪时晴帖》。
清朝100多位皇子当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文坛艺苑的杰出人物。比如康熙第二十一子、慎郡王允禧,绘画功底扎实,在清代画史中被列为“本朝宗藩第一”。乾隆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以楷书、行书着称于世,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乾隆四家”。他们都有精品被收入内府。当然帝后书画也存在普遍的代笔现象,比如慈禧太后流传的画作几乎都是他人捉刀,这些也难用文人画的标准衡量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