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秋拍两极分化 藏家掐尖名家名作(图)

秋拍两极分化 藏家掐尖名家名作(图)

2015-11-18 08:11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1月15日晚间,李可染《万山红遍》在中国嘉德大观之夜拍出1.84亿元,成为今年内地秋拍首件突破亿元大关的拍品。从整体成交情况来看,两极分化趋势明显,普品成交愈发艰难。拍卖行面临的考验丝毫没有减缓趋势,从拍品征集到后期招商以及拍场设置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如生货发掘、低估价策略等。令人遗憾的是,买家观望情绪依旧存在。著名收藏家“帽哥”李笠表示,“艺术品市场调整差不多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观望情绪的出现,说明不管是藏家还是行家,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向都有些茫然”。对于内地市场而言,《万山红遍》的天价成交,大观之夜的成功收官,究竟是缺乏参考价值的个案,还是能够对市场信心产生提振的标杆?

首件破亿

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从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今年秋拍注定是一场硬仗。应该说,嘉德拍卖最为值得期待的就是“大观”之夜,9.2亿元的总成交额令人满意,与春拍的9.54亿元基本持平。在“大观”之夜中,估价6600万-8800万元的李可染《万山红遍》,经过激烈争夺最终被8581号牌以1.84亿元竞得,这件拍品15年前在北京荣宝以501.6万元拍出。同样估价区间的潘天寿《劲松》并没有突破亿元大关,以9315万元成交;估价5200万-6200万元的《朝霞》最终以6900万元易手。在古代书画部分,董其昌《疏林茅屋图》估价6000万-8000万元,最终以6000万元底价成交,加佣金6900万元。傅抱石《郑庄公见母》以7992.5万元成交,吴昌硕《致三多花卉册》拍出4370万元,打破个人最高拍卖成交纪录。

除《朝霞》1995年曾上拍嘉德、《万山红遍》2000年现身北京荣宝外,这几件重量级拍品几乎都是生货,这也为大观之夜吸引了众多人气。现场座无虚席,但重磅拍品的集聚效应明显,李可染《万山红遍》落槌之后,几乎爆棚的拍卖厅瞬间空了不少。原本备受期待的潘天寿两件作品,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朝霞》刚进底价区就已无人出价,董其昌《疏林茅屋图》也是如此。更为明显的是,不少名家普品遭遇流拍,比如估价400万-500万元的蒋兆和《春耕图》、估价800万-1000万元的徐悲鸿《倘得优游销岁月》等。

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市场研究专家龚继遂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市场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市场追捧的拍品“双名”要重合,不但要名家还得要名作,不能是频繁交易的行情货,而是有传承有著录,沉淀一定时间的生货、重器、精品。相比之下,普品成交就比较困难,这说明藏家的眼光越来越挑剔,这是市场成熟的表现”。

策略调整“质与量”的权衡

面对市场的困局,不少拍卖行在经营策略和专场设置上做了明显调整。以嘉德近现代书画专场为例,445件标的上拍,总成交额1.16亿元,成交率57.3%,同比去年的600件拍品,总成交额2.25亿元,成交率67.66%,不管是上拍数量还是成交额、成交率都有不同程度下滑。其实,在场次和规模上做出调整的并不是嘉德一家,而是一种行业内的普遍应对策略。

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表示,“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太理想,在征集阶段就已感受到这种艰难,不少专场在拍品数量上有所减量,比如近现代书画专场今年上拍700余件,同比去年减少三成,但总体实力并没有减弱,反而更加丰富,推出了六大夜场,还有齐白石《叶隐闻声》等重量级拍品。保利香港在这种艰难的形势下依然有一成多的业绩增长,这也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号。另外,保利澳门即将开槌,这些海外资源和海外市场的成功,对保利十周年秋拍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