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工笔画坛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从“三矾九染”、“勾勒填色”的成熟观念与技法转而为水墨写意的笔情墨趣的追寻与实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间的跨度是很大的,也是难以把握的。它牵涉到观念的更新、笔墨的迥异、传承的有别,这也是大多工笔画家难以在写意领域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至此,深知其难的张爱惠开始回到画室书斋,读书、读诗、读史、读论,走进古老的传统文化,走进五光十色的华夏文明;她开始研究传统的过程,解读历代巨匠大师的作品,不仅于人物,更对传统山水、花鸟用功尤深,从中体验文人画笔墨的真谛、写意的精神,探究“书画同源”理法、“骨法用笔”的理会、“水晕墨彰”的理趣。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任何绘画都表现为一定的形态,没有形态就没有绘画。张爱惠的古典人物画的形态,属于以线造型的水墨写意范畴。从笔墨语言上看,她推崇以书入画、书法用笔的文人传统,以达到一波三折、起伏跌宕与生动飘逸的韵致。多勾少皴的用笔,简约、果断、泼辣,灵活流畅,刚柔并用,起承转合、抑扬顿挫,常在以线为骨的粗细、浓淡、曲直、疏密、燥润、虚实的变化中措意奇特,一挥而就,使线的美感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或如行云流水,或似铁骑突出,同时不乏强烈的大块墨韵点厾其间,使画面形成线与面、黑与白的强烈对比,强调了自然与心里空间,充分展示水墨自身的奇妙与魅力。